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 (263)
期刊 (17)
图书 (8)
学位论文 (2)
人物 (1)
按栏目分组
地方文献 (159)
绍兴文化 (80)
经济发展 (34)
绍兴动态 (9)
绍兴名仕 (8)
社会生活 (1)
按年份分组
2015 (2)
2014 (178)
2013 (7)
2012 (11)
2011 (20)
2010 (12)
2009 (12)
2008 (11)
2007 (8)
2006 (5)
2005 (3)
2004 (4)
2002 (6)
2001 (3)
1997 (1)
1994 (1)
1993 (1)
1991 (1)
1990 (2)
1989 (2)
1988 (1)
按来源分组
绍兴晚报 (95)
天天商报 (38)
绍兴日报 (35)
其它 (10)
绍兴县报 (4)
北京青年报 (4)
中国文化报 (3)
浙江经济杂志 (3)
信息日报 (2)
华夏酒报 (2)
绍兴文理学院报 (2)
福州晚报 (2)
今日早报 (2)
嘉兴日报 (2)
成都日报 (2)
今日嵊州报 (2)
京华时报 (2)
北京晨报 (2)
中外文化交流 (2)
上海戏剧 (2)
山东文艺出版社 (2)
光明日报 (1)
中国知识产权报 (1)
今日桐庐 (1)
书法报 (1)
扬州时报 (1)
杭州日报 (1)
余姚日报 (1)
太原晚报 (1)
温州日报 (1)
东南快报 (1)
江海晚报 (1)
大众日报 (1)
瑞安日报 (1)
彭城晚报 (1)
鄂州日报 (1)
人民日报海外版 (1)
河南电力报 (1)
国家电网报 (1)
上海文汇报 (1)
申江服务导报 (1)
新闻晚报 (1)
东南商报 (1)
新华每日电讯 (1)
中国信息报 (1)
浙江大学 (1)
佛山日报 (1)
南国都市报 (1)
北京晚报 (1)
上海法治报 (1)
天天新报 (1)
青年报 (1)
大河报 (1)
宁波晚报 (1)
新民晚报 (1)
武汉晚报 (1)
都市快报 (1)
常州日报 (1)
泰山晨刊 (1)
鄞州日报 (1)
今日路桥 (1)
都市晨报 (1)
宁波日报 (1)
楚天金报 (1)
成都商报 (1)
安徽商报 (1)
江南晚报 (1)
甘肃经济日报 (1)
今日嵊州 (1)
西安日报 (1)
台州日报 (1)
威海日报 (1)
苏州日报 (1)
都市晨刊 (1)
梧州日报 (1)
黄河口晚刊 (1)
烟台晚报 (1)
中医药学报 (1)
清华大学 (1)
法学杂志 (1)
中国科技论坛 (1)
中国勘察设计 (1)
上海采风 (1)
剧影月报 (1)
股市动态分析 (1)
收藏 (1)
宏观经济管理 (1)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
中国城市金融 (1)
中央文献出版社 (1)
辽宁画报出版社 (1)
北京大学出版社 (1)
齐鲁书社 (1)
中国戏剧出版社 (1)
相关搜索词
清风有骨
作者: 鲍人  来源:山东文艺出版社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范仲淹  989  1052  人物研究 
描述:本书共分为五章,主要内容包括:山深自有道、君子何所忧、谁将补天裂、云帆难济海、所不朽者万世心。
越剧名角方亚芬将送戏到台州
作者:暂无 来源:台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越剧 
描述:本报讯(记者黄倍倍陈伟华)昨日,记者从市慈善总会了解到,重阳节前后,一场主题为“关爱孤寡老人精品越剧专场”公益演出将在椒江大剧院举行。10月21日、22日、23日每晚19点,上海越剧院的著名袁派花旦方亚芬将率领众明星,分别献上精品剧目《杨乃武》、《碧玉簪》和《沙漠王子》。另据了解,演出现场还将举行慈
全文:

本报讯(记者黄倍倍陈伟华)昨日,记者从市慈善总会了解到,重阳节前后,一场主题为“关爱孤寡老人精品越剧专场”公益演出将在椒江大剧院举行。10月21日、22日、23日每晚19点,上海越剧院的著名袁派花旦方亚芬将率领众明星,分别献上精品剧目《杨乃武》、《碧玉簪》和《沙漠王子》。另据了解,演出现场还将举行慈善捐款仪式,本次活动的全部收入也将通过市慈善总会捐献给孤寡老人。

为感谢关心、支持慈善事业的社会人士,演出专门提供了5折优惠门票每场150张,以报名先后顺序确定名额,报名电话:89892799,13586197707。主办方特提供50张门票,免费赠送给孤寡老人,爱心热线电话:88200661。

越剧小梅花章晌旻朱又获小白玉兰奖
作者:暂无 来源:今日嵊州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越剧 
描述:7月20日,在上海电视台《百姓戏台》举办的“中国戏曲梦想秀少儿戏曲我来秀”比赛活动中,我市小梅花章晌旻朱获首届“小白玉兰奖”暨“聪明伶俐奖”。章晌旻朱是我省首位、也是唯一一位获“小白玉兰奖”的小梅花。 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简称“白玉兰戏剧奖”)诞生于1989年,是当今中国戏剧领域主要评奖活动
全文:

7月20日,在上海电视台《百姓戏台》举办的“中国戏曲梦想秀少儿戏曲我来秀”比赛活动中,我市小梅花章晌旻朱获首届“小白玉兰奖”暨“聪明伶俐奖”。章晌旻朱是我省首位、也是唯一一位获“小白玉兰奖”的小梅花。

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简称“白玉兰戏剧奖”)诞生于1989年,是当今中国戏剧领域主要评奖活动之一。本次“中国戏曲梦想秀小儿戏曲我来秀”活动,由上海市戏曲家协会主办,共有130位来自全国各地的戏曲界少儿参加,经过层层筛选,章晌旻朱演唱的折子戏《唐伯虎点秋香·三笑》,获得评委的广泛好评。

“她的血液里就流淌越剧的血液”;“爆发力太强了!”;“太可爱了!”“是我们大家的掌上明珠”。在荣获“小白玉兰奖”后,基于章晌旻朱的出色表演,评委还特别授予她“聪明伶俐奖”。

[5图]学越剧的孩子
作者:暂无 来源:宁波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越剧 
描述: 每天的文化课是必不可少的。 早训课上,学生们进行甩腰练习。 在寝室里也不忘练功。 学生在排戏中。 在教学上,学生们的一颦一笑、一招一式都有极为严格的要求。 2010年秋,一群来自宁波、舟山、绍兴、杭州等地的应届小学毕业生,怀揣着对越剧艺术的梦想,进入宁波市文艺学
全文:

每天的文化课是必不可少的。

早训课上,学生们进行甩腰练习。

在寝室里也不忘练功。

学生在排戏中。

在教学上,学生们的一颦一笑、一招一式都有极为严格的要求。

2010年秋,一群来自宁波、舟山、绍兴、杭州等地的应届小学毕业生,怀揣着对越剧艺术的梦想,进入宁波市文艺学校,成为我市惟一一个越剧班的学员。两年过去了,除3人离校外,目前在读学生27名。

立志学戏的孩子,必须承受外人难以想像的艰辛。每天早上6时15分,越剧班学生就要在排练厅开始早训,一直到晚上9时多才能休息。

有道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根据越剧班的教学计划,孩子们6年总课时7722节。从戏剧理论、越剧语音、唱腔念白到把子功、腿毯功、身段台步再到剧目排练,种类繁多的科目考验着每一个学生的智慧、天赋、毅力和耐心。

为了办好这个班,校方给予了格外关照。学生从进校的第一天起,不仅学杂费全免,教学配套所需的全部用具也由学校提供。跟班的专业老师超过10位,还不包括从上海、杭州外聘的优秀越剧老师。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除了安排基础文化课,学校还发挥自身优势,为她们增设了音乐、器乐、书法、舞蹈、表演等艺术课。

1989年该校创办首届越剧班,至今已开办到第5届,学生总数136名,曾涌现出张小君这样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的顶尖演员。作为我国第二大戏曲剧种,越剧在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希望这群未来之星能走得更好。

(记者严龙 陈敏 通讯员曹欢 文/摄)

绍剧新剧《代天巡狩》昨开排著名绍剧演员施洁净将凭该剧冲刺“首届浙江戏剧奖·盖叫天表演奖”
作者:暂无 来源:绍兴县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绍剧 
描述: 本报记者 陈芳 实习生 张珝昀 本报讯 经过一年多时间的精心筹备,新编绍剧《代天巡狩》(曾名《百岁出征》)昨天上午在浙江绍剧团开排。据悉,该剧是为了申报“首届浙江戏剧奖·盖叫天表演奖”,培养绍剧演艺人才,创作艺术精品,为优秀老旦演员施洁净量身打造的。 绍剧《代天巡狩》,以北宋年间西夏
全文:

本报记者 陈芳 实习生 张珝昀

本报讯 经过一年多时间的精心筹备,新编绍剧《代天巡狩》(曾名《百岁出征》)昨天上午在浙江绍剧团开排。据悉,该剧是为了申报“首届浙江戏剧奖·盖叫天表演奖”,培养绍剧演艺人才,创作艺术精品,为优秀老旦演员施洁净量身打造的。

绍剧《代天巡狩》,以北宋年间西夏王王文进犯三关为线索,讲述了主帅杨宗保在他50岁寿辰之际身中暗箭,为国捐躯,边关告急,而朝中无人揭榜挂帅。佘太君以国家利益为重,百岁高龄挂帅,十二寡妇征西,克敌制胜却未追穷寇,化干戈为玉帛,赢来西线从此无战事,两国百年享和平的故事。

该剧由省戏剧家协会创作中心组稿,著名剧作家徐立根担任编剧,经浙江和北京戏剧专家多次研讨,至今已八易其稿。今年6月组成由来自上海昆剧院的著名导演沈斌为核心的二度创作班子,经过近2个月的案头创作,坚持“古不陈旧,新不离本”的创作理念,确立了“快节奏、大停顿”的演绎样式,以流畅的快节奏来叙事,用舒展的大停顿来展示人物内心,力争排出一台“好听、好看、出情动人”的好戏。这也是沈斌导演继1989年为浙江绍剧团排演《渭水之战》后,第二次与该剧团牵手合作。

浙江绍剧团国家一级演员施洁净,是目前绍剧老旦行中的领军人物。她扮演的佘太君可谓是形神兼备。

据了解,新编绍剧《代天巡狩》计划于9月22日左右在绍剧艺术中心首演。

[1图]我的兰亭梦
作者: 乔桥  来源:国家电网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兰亭 
描述: 作者简介: 乔桥,作品多次在书法比赛中获奖,现为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省硬笔书法家协会理事,焦作市硬笔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现就职于河南焦作供电公司。 上世纪70年代初,我出生在豫北平原的农村。父亲是我们家乡三里五村数得上的写得一手好字的人。村里的红白大事,都要
全文:

作者简介: 乔桥,作品多次在书法比赛中获奖,现为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省硬笔书法家协会理事,焦作市硬笔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现就职于河南焦作供电公司。

上世纪70年代初,我出生在豫北平原的农村。父亲是我们家乡三里五村数得上的写得一手好字的人。村里的红白大事,都要邀请父亲到场;每逢春节,他写春联能一直写到除夕的深夜;谁家盖了新的门楼,也要请他题上四个大字。父亲以一个农民的纯朴来理解书法:“字是一个人的脸面,也是一个人的招牌,字写得好了到处受人尊敬!”

他把书香门第的梦想,寄托在我身上。于是,我从小就在父亲的教导下练字。当时,我怎么也弄不明白,他那一双长期和农具打交道、长满老茧的双手,怎么就能够写出那么让人赏心悦目的汉字?

劳动之余,县城旧书摊上那一本本发黄的、白底黑字、黑底白字的字帖,只要被父亲发现,他都会毫不迟疑地用不知在他身上揣了多长时间、浸满了汗水的零钞换回来。

儿时的故乡很落后,我们兄弟姐妹多,属于严重的缺粮户,练字的条件也是很艰难的。首先是纸张的问题,那时,想找到一些报纸都很困难。甚至找不到可以拿水来练习的水泥地。就连非常劣质的墨汁,也要兑了许多水再用。父亲总是让我把已经正反两面全写满了的作业本再用一次。在外面,凡是他认为可以写字的废纸,他都要带回家来。到废品收购站买来旧报纸,等我写完以后,再卖给废品收购站。纸张再不好,他也是不允许我胡写乱画的。

字无百日功。面对我的满纸涂鸦,他愤怒、他咆哮,他顿足长叹。粗壮的手掌经常毫不客气地掴向我的后脑勺。那开始火辣辣而后钻心般的疼痛,永远烙在我的记忆深处。

10岁那年,我的书法作品挂在了县文化馆的展厅里,右下角赫然写着“一等奖”字样。从此,我的梦想在黑白之间亦步亦趋。迢迢长路,漠漠时空里,我渐渐认识了颜真卿、欧阳询、赵孟頫,怀素和尚和米芾以及王羲之父子……

那是1986年的春天,我上了省书法家协会办的函授班,学校通知说著名书法家张海和周俊杰两位老师在焦作规划设计院进行面授。父亲借了一辆自行车,天不亮就出发,早早地带着我去了焦作。我在里面听课,父亲到处给我找废纸。没想到他把设计院在院子里晒的图纸收到了废纸卷里,害得人家满世界地找,也害得我们爷儿俩被“隔离审查”到天黑才放行,回到家已近半夜。多少年过去了,那件事依然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

1989年,我有幸结识了著名的硬笔书法家庞中华先生。在他的影响下,我又涉猎了硬笔书法。1990年,我入伍来到了位于甘肃省甘谷县的部队,既是一名新闻通讯员,又是一名图书管理员。那里有大量的图书和近百种报纸杂志。从此,我把自己融入了那个缤纷斑斓的世界!

当兵的三年,是我读书和练字最刻苦的时候。每天,我都要读书、练字到深夜。我几乎临遍了自己能够找到的所有碑帖,读书笔记也记了厚厚的十几本。跪伏在历代书法家们一座座不朽的丰碑下面,仰望着破天而来的一道道智慧灵光,我突然发现,自己的作品总是满纸前人的轨迹风范,独不见自己的一笔一画。我跌入了颓然怅惘之中。

从此,我对书法也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作品也开始在全国书法大赛中获奖。我受聘担任了多家书法函授学校的业余教师,出版了自己的字帖。每次看到自己笔下变幻莫测的线条,心中的欢快和幸福超过了任何物质收获。

我知道,这才是我梦寐以求的生活!

首届王羲之奖全国书法作品展览征稿启事
作者:暂无 来源:大众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王羲之 
描述: 为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书法艺术,奖掖当代书法作者,推动书法事业和谐发展,中国书法家协会决定举办首届王羲之奖全国书法作品展览。 一、举办单位 主办单位:中国书法家协会 联合主办单位: 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 山东省文化厅 山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承办单位:山东省书法家协会 协办单位:
全文:书法家协会共同组成。 首届王羲之奖全国书法作品展览评审委员会根据《中国书法家协会评审委员会产生暂行办法》组成和负责进行评选工作。 三、作品 1.书法:书法作品书体不限,不超过六尺整张(180cm
[2图]异地商帮在绍兴 大半集聚轻纺城 绍兴异地商会超过25家,上千家企业助推绍兴经济
作者:暂无 来源:绍兴晚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绍兴经济 
描述: 中国轻纺城四川商会看望慰问奋战在一线的建筑工人(资料照片)。 中国轻纺城温州乐清商会在端午节瓜渚湖龙舟表演赛(资料照片)。 四川商会、福建商会、温州商会……据市工商联统计,我市登记在册的在绍的异地商会有25家,其中仅中国轻纺城就有20家。在一个地级市,聚集着如此多的
全文:。1988年10月1日,柯桥小镇,轻纺市场在冷清中开业。开业之初,大量企业不肯进场,绍兴县的各个工商所为此领到了几十间商铺的推销任务,不得不面向全国招商。 1989年下半年,一批温州人来到轻纺市场,随后
[2图]尺调腔·新越剧——追思越剧大师袁雪芬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文化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越剧 
描述: 罗西亚 袁雪芬剧照 我生也晚,越剧大师袁雪芬在世的时候,虽然在演出场所看到过她,但是并没有特别关注她。2011年2月19日,大师仙逝,我看到了许多回忆、悼念的文字,聆听了《冰雪情操·芬芳艺术——怀念越剧大师袁雪芬》的讲座,观看了《品洁如雪·艺传芬芳——追思人民艺术家袁
全文:芬和梅兰芳、周信芳、程砚秋作为戏曲界特邀代表参加了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并出席了10月1日的开国大典。袁雪芬是第一、二、三、五、六、七、八届全国人大代表和第五、六、七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自
[3图]高卧兰亭——书法家喻革良
作者:暂无 来源:绍兴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兰亭 
描述: 喻革良作品 沈定庵为喻革良专著写序 素闻喻革良为人谦逊随和,温恭虚心,在书界多有口碑,但从未谋面。 在兰亭景区一间古韵盎然的雅室,即他的办公室,记者采访了喻革良。果不其然,谦和有礼外,还带着点“自来熟”。像老朋友拉家常一样,他先从最近考驾照和辅导女儿考试等开说,
全文:

喻革良作品

沈定庵为喻革良专著写序

素闻喻革良为人谦逊随和,温恭虚心,在书界多有口碑,但从未谋面。

在兰亭景区一间古韵盎然的雅室,即他的办公室,记者采访了喻革良。果不其然,谦和有礼外,还带着点“自来熟”。像老朋友拉家常一样,他先从最近考驾照和辅导女儿考试等开说,聊着聊着,我才发现,那些看似消除陌生感的寒暄,其实皆为他谈书法和人生感悟的引子。而他那颇有亲和力的外表下,自有一种超然恬淡的魏晋风骨。

●记者潘晓华

实习生郭梦越文

自得其“乐”

去年底,喻革良在一个绍兴文艺中青年扎堆的地方——南方书店,发表过自己的一套见解,被不少人所认同:“书法,青年比才气,中年比功力,老年比学涵。”

他说,书法,不能闷着头傻写傻练,那是又苦又累,写到后来毫无乐趣可言,也难以走远。“这就好比你今天采访我,访毕若有满腹想法倾于纸面,表达给读者,那么文章定不会失色;若你回去,是愁着拿资料去凑文章,那么这文章肯定高大空,套话连篇。”他觉得无论学习还是工作,应该从中寻找乐趣。

学海无涯“乐”作舟。如何乐在其中,乐此不疲?他的体悟是多看书,多思考,多体悟,多交流。他初学书法没几年,曾拿着自己的隶书作品,请启蒙老师朱昆明点评指教。得到的评语为:“用笔太实、太光,欠涩、欠虚,要提笔。”

几日后,喻革良再交作业,自感线条细了许多,一看便是提笔写的,可朱先生的点评仍是“太实!”

怎么提笔写了还太实呢?他翻阅名家经典书作,又配合古代书论,边读边思考。终于顿悟:用笔虚实的关键,即提按。有一句话:用笔当如春蚕食叶声。养过蚕的人都知道,蚕吃桑叶,会发出沙沙的声响,这起伏之声,来自蚕口的开合,如同毛笔的一提一按。那么用笔的关键,也在于毛笔的一提一按,一味地按在纸上拖过去,当然是“太实了”。在提与按的过程中,自然产生虚实变化,产生涩的效果。若悟不出这些道理,即使写上一百年,也不能得其要领。

参透其中奥妙,豁然开朗,那种快感和喜悦是无法言喻的。在临摹书写中领悟,在领悟中渐入佳境,此中快乐无可言说。

喻革良是个善于思考的人。由于工作单位距市区有13公里,每天乘一趟公交车是40分钟左右,往返两趟,差不多每天都有一个半小时,他便看着车窗外思考,这个习惯持续了20多年。他说,很多道理,就是在那摇摇晃晃的公交车上开悟的。

“快节奏的生活,发达的资讯网络,让我们成了海量信息的接收器,却无暇思考。这让我颇为珍惜每天公交车上的思考时间,所以直到现在我还没有买车。”

而最近,他在学车了。在学车中,他亦有感悟。“任何本领都怕死学啊。”他对于教练传授的“硬技巧”,不太赞同,“比如,教绕S路,教练说车到某个位置,方向盘打‘一圈半’就可过了。”

“有的学员车到指定位置,踩住刹车,把方向盘硬掰个‘一圈半’,虽然也过了,但生硬无比,也不利于今后的上路行驶。我没完全按照教练的来,先自己摸车位,然后视情况过,虽然前几次可能因为对车体路况的不熟悉,要出线,但多练几次,便找到了感觉,而教练所谓‘一圈半’顶多当个参考。在考试中,我比那种‘死学’的学员,绕S路时更显流畅。”

任何学习都不能死学,更不可拘泥。喻革良给一个8岁的孩子上第一堂书法课时,讲的不是“技”,而传的是“道”:书法是有生命力的。你要感觉自己的笔在纸上跑、跳,用毛笔抚摸纸面时,要传达一种情绪:喜悦的、悲伤的、激动的……千万别追求像不像某帖。就算原景重现,王羲之也写不出和原来一模一样的《兰亭序》。8岁的孩子,听得入神!在喻革良看来,只有讲不明白的老师,没有听不明白的学生。

高卧兰亭

“书艺在于悟性。喻君入手晋唐,朔汉魏斯籀,乃至简鼎盘盂,孜孜者二十余年,得文字源流之理,篇章意蕴之妙,落笔温雅,气度雍容;转益多师,深得旨趣,流作幅轴,瘦硬有神;加之据兰亭书法圣地之高,与当代名家耆宿,师从往来,长处昆岗丽水,尽得探囊;并采拮兰亭书会盛事,同垂不朽;又其生性恬淡,日临唐经,禅意润泽,故其书风冲和悠远;除醉心文字外,亦浸沁文学,坟典诗词,多贮腹笥,流泻缣帛,珠玑琳琅。概言之,悟性、勤勉、机遇,一一备焉。”三个月前,《喻革良书法集》、《心仪兰亭》结集出版,沈定庵老先生给这位爱徒以最高的礼遇:题写书名又撰写前言,前言更对喻革良的书法和人品,进行了简洁而精准的概括,尽现前辈的厚爱提携之情。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自1989年作为书法人才被调入兰亭文物保管所以来,他一直用笔写兰亭,用心思考兰亭,用爱传播兰亭,并捧出累累硕果。

高卧兰亭廿余载,他著有《心仪兰亭》、《王羲之与兰亭序》、《喻革良扇面书法集》、《喻革良书法作品集》、《漫话兰亭》等著作。

《漫话兰亭》对兰亭的历史、景点、碑刻、题匾、逸话等作了全新的辑录和简注,可谓最为翔实的兰亭解说词。而《王羲之与兰亭序》,因为具备一定的学术价值,还以简约、流畅、富可读性,在2008年上海市新闻出版局组织的“中国最美的书”评选活动中,被评为“中国最美的书”,全国仅20种图书获此殊荣。

身处兰亭,他常为国内外来宾写扇题字,也由此对写扇研究一发而不可收拾。他说,写扇易,几乎会书法的人都写过扇;写扇难,因为扇面格式特别,不习惯就难以把握。扇面尺幅虽小,但天地很大,他充分利用正草隶篆各种字体的特征,在扇面上巧妙地布局,自然组合,呈现雅致效果。

写扇更为考量书者的文化底蕴。他曾为多位国家领导人写扇题字。国家领导人吴官正和夫人游览兰亭时,喻革良为吴官正写了一把扇子:“清官为民,崇山峻岭皆肃然;正气在身,茂林修竹齐颂也。”为习近平书:“近观细察,兰亭佳妙;平心静气,右军清高。”也曾为李瑞环题扇:“政通人和,瑞气呈祥;万民安康,环宇欢腾。”为李瑞环夫人王淑兰题扇:“淡泊宁静,既淑且真;温文娴雅,如兰斯馨。”

从中不难看出喻革良的学养。题字不失古意,又与对方的身份和当时的意境相符。

喻革良所接受的第一堂书法课,到今天已有30年,当年班里的几十个人到现在还在潜心书法的人已寥寥无几。有些人不适合搞书法,转行了;有些人已经有点名堂,但受经济大潮的影响,奔钱去了……

而在他看来:“书法本来就是寂寞之道。因为我没有其他本事,反倒能静下心来一门心思地搞书法。”

觅得其门

对于一个内心深爱书法的人,兰亭是一个最理想的去处了。而此之前,喻革良也曾有过一段时间的徘徊。

至今,喻革良还保存着他小学时画的水浒一百零八将的人物白描。这些作品是老师在上课时,他在下面偷偷完成的。由此可见,他曾是个“蔫”淘的孩子:虽不扰乱课堂纪律,但没用心念书。

但喻革良用心写字了。从小学一年级起,他就被大哥逼着每天写硬笔书法,没承想写的字端正,被邻里前辈一夸赞鼓励,就坚持了多年,算是托了赏识教育的福。

“我成绩一直很差,上小学时拿过的唯一奖状就是写大字,所以我选择了写字。”然而,喻革良真正开始练习书法,是在1979年高中毕业以后,那一年,他17岁。

像所有偏科生高考一样,他因数学成绩逊色而名落孙山。人总得有点特长,学什么呢?当时,他认为能写得一手好字,对找工作肯定有用。于是,他在书店里买了本《颜体大楷字帖》进行临写。

接下去的两年时间,他可谓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现在回头看,那段时间算是徘徊于书法大门之外的。没人指点,没有分析、研究、请教和细心地体悟,他只是机械地大量傻写苦写,却不见精进。

真正的开蒙,是1982年,绍兴市首届书法学习班招生,喻革良被录取。当时,绍兴的一批老书法家周庸村、沈定庵、郭子美、钱彰武等都曾来授课。

他还记得,沈定庵讲好课以后,给同学们现场书写示范,用行书在四尺整张的元书纸上写了两句诗:“天下三分明月夜,雨中一片故山秋。”布局跌宕起伏,用笔老辣,结构妙趣横生,其中“雨”字竟有十多个“点”,以形达意,以意传神,如此创意,让人耳目一新。

课后,喻革良大胆走上前去,向沈老师求墨宝:“这幅作品能不能送给我?”沈老识才,当真将“课堂板书”送给学生喻革良,让他回去好好研习。

那段学习经历,让喻革良感到受益匪浅,并非是因为收获了名师大家的墨宝,而是摸到了书法的门道。

好在,那时他正年轻。1982年底,喻革良在当时的绍兴瓷厂谋得了一份差事。瓷厂需要写写画画的人,虽然喻革良获得了当时绍兴市书法比赛一等奖,但还是因为字“丑”(不是瓷器需要的那种字体),最终厂里没让他在瓷器上“露脸”,只是干些气力活。

艺术与现实到底还是有距离的,这让喻革良多少觉得有点遗憾。不过现在想来,也未尝不是件好事,若是当年喻革良为了赶任务,天天低着头写100只瓷杯,恐怕早就把字写得又甜又熟,烦了厌了,我们今天就看不到他独具个性的书法了。

人物链接

喻革良,一九六三年生于浙江绍兴。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兰亭书法博物馆馆长,兰亭景区管理处副主任,兰亭文物保管所副所长。擅正草隶篆各体,或典雅精湛,或浑厚雄强,力求个性。多年来,致力于扇面与抄经书法研究。

作品曾参加第二届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展览,第四届、第六届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览,全国佛教书法名家作品邀请展,中国当代百位名家书画精品展,《书法导报》国际书法篆刻大展,中日书法交流展,中韩书法交流展等展览。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