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 (5423)
期刊 (1093)
图书 (78)
学位论文 (22)
抓取新闻 (5)
人物 (4)
会议论文 (4)
按栏目分组
地方文献 (2797)
绍兴文化 (1925)
经济发展 (1329)
社会生活 (319)
绍兴动态 (251)
绍兴名仕 (8)
按年份分组
2022 (1)
2021 (1)
2020 (3)
2019 (3)
2017 (22)
2016 (5)
2015 (47)
2014 (3125)
2013 (348)
2012 (476)
2011 (491)
2010 (442)
2009 (332)
2008 (347)
2007 (239)
2006 (171)
2005 (108)
2004 (75)
2003 (47)
2002 (39)
2001 (48)
2000 (23)
1999 (34)
1998 (26)
1997 (31)
1996 (19)
1995 (27)
1994 (13)
1993 (9)
1992 (9)
1991 (8)
1990 (5)
1989 (7)
1988 (5)
1987 (5)
1986 (5)
1985 (3)
1984 (3)
1983 (6)
1982 (3)
1981 (2)
1980 (3)
1979 (2)
1965 (1)
1964 (1)
1963 (1)
1962 (3)
1961 (1)
1959 (1)
1958 (1)
1957 (1)
1956 (1)
按来源分组
绍兴晚报 (1375)
天天商报 (1327)
绍兴日报 (774)
其它 (245)
中国酒 (208)
绍兴县报 (128)
华夏酒报 (89)
钱江晚报 (51)
新食品 (50)
浙江日报 (32)
杭州日报 (30)
新民晚报 (30)
酿酒科技 (28)
人民日报 (26)
糖烟酒周刊 (25)
华东旅游报 (20)
中国文化报 (19)
长三角 (19)
中国酿造 (19)
美术报 (18)
人民日报海外版 (16)
中国旅游报 (15)
酿酒 (15)
光明日报 (14)
嘉兴日报 (13)
都市快报 (13)
今日嵊州报 (13)
皖江晚报 (12)
今日早报 (12)
宁波日报 (12)
中国食品报 (12)
上海文汇报 (12)
侨报 (12)
青年时报 (11)
中国食品 (11)
经理日报 (10)
新闻晚报 (10)
台州日报 (10)
余姚日报 (9)
每日商报 (9)
天津日报 (8)
潮州日报 (8)
安徽商报 (8)
南湖晚报 (8)
慈溪日报 (8)
今日嵊州 (8)
东方早报 (8)
贵阳日报 (8)
上虞日报 (8)
江苏调味副食品 (8)
文艺报 (7)
合肥晚报 (7)
北京晨报 (7)
南方都市报 (7)
酒世界 (7)
深圳商报 (7)
新民晚报美国版 (7)
今日浙江 (7)
食品与健康 (7)
香港文汇报 (6)
扬子晚报 (6)
齐鲁晚报 (6)
西江日报 (6)
中华诗词 (6)
现代金报 (6)
解放日报 (6)
江南大学 (6)
西安晚报 (6)
中国特产报 (6)
中国质量报 (6)
市场报 (6)
常州晚报 (6)
企业家 (6)
食品与发酵工业 (6)
食品科技 (6)
食品与生活 (6)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6)
上海调味品 (6)
姑苏晚报 (5)
青岛早报 (5)
福州晚报 (5)
自贡日报 (5)
京江晚报 (5)
温州晚报 (5)
张家港日报 (5)
清远日报 (5)
武汉晨报 (5)
沈阳晚报 (5)
武汉晚报 (5)
青岛日报 (5)
语文天地 (5)
戏文 (5)
中国绍兴政府门户网站 (5)
浙江老年报 (5)
浙江档案杂志 (5)
南宁晚报 (5)
浙江市场导报 (5)
温州商报 (5)
酒.饮料技术装备 (5)
烹调知识 (5)
消费指南 (5)
中国经济信息 (5)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5)
文化交流 (5)
大公报 (4)
湖南工人报 (4)
华兴时报 (4)
吴江日报 (4)
保定日报 (4)
广州日报 (4)
江南游报 (4)
新快报 (4)
南国早报 (4)
铁岭日报 (4)
北海日报 (4)
石家庄日报 (4)
舟山晚报 (4)
中国文物报 (4)
包头晚报 (4)
包头日报 (4)
安庆晚报 (4)
揭阳日报 (4)
宿迁晚报 (4)
重庆商报 (4)
中国钢笔书法 (4)
上海戏剧 (4)
苏州日报 (4)
北京青年报 (4)
台州商报 (4)
金华晚报 (4)
四川烹饪 (4)
中国经营报 (4)
台州晚报 (4)
都市周报 (4)
上海商报 (4)
天天新报 (4)
淮海晚报 (4)
珠海特区报 (4)
兰州日报 (4)
北方新报 (4)
浙江大学 (4)
浙江经济杂志 (4)
销售与市场 (4)
南方日报 (4)
中华商标 (4)
浙江人大 (4)
紫禁城 (4)
野草 (4)
厦门晚报 (3)
西部时报 (3)
青阳新闻 (3)
中国妇女报 (3)
株洲晚报 (3)
黄石日报 (3)
萧山日报 (3)
扬州晚报 (3)
兰州晨报 (3)
海宁日报 (3)
南京日报 (3)
天台报 (3)
新京报 (3)
江淮晨报 (3)
北京晚报 (3)
焦作晚报 (3)
东南快报 (3)
中山日报 (3)
羊城晚报 (3)
太原日报 (3)
皖南晨刊 (3)
青年报 (3)
平原晚报 (3)
珠江商报 (3)
上饶晚报 (3)
畲乡报 (3)
浦东时报 (3)
东阳日报 (3)
无锡日报 (3)
今日镇海 (3)
今日消费 (3)
东方艺术 (3)
证券导刊 (3)
旅游时代 (3)
长春:吉林摄影出版社 (3)
绍兴文理学院报 (3)
新闻晨报 (3)
旅游 (3)
中国商报 (3)
现代快报 (3)
东南商报 (3)
中国工商报 (3)
温州都市报 (3)
城市导报 (3)
浙商杂志 (3)
纪实 (3)
浙江法制报 (3)
中国国门时报 (3)
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 (3)
消费日报 (3)
国际商报 (3)
温州医学院 (3)
建筑与文化 (3)
饭店现代化 (3)
无锡商报 (3)
左江日报 (3)
包装世界 (3)
邯郸日报 (3)
山东食品发酵 (3)
中华遗产 (3)
大江晚报 (3)
东方养生 (3)
浙江农业科学 (3)
中国名牌 (3)
风景名胜 (3)
今日科技 (3)
食品科学 (3)
家庭科技 (3)
经贸实践 (3)
商品与质量 (3)
神州 (3)
食品指南 (3)
思维与智慧 (3)
古今谈 (3)
北京:中华书局 (3)
宿迁日报 (2)
半岛都市报 (2)
通辽日报 (2)
海南日报 (2)
辽沈晚报铁岭版 (2)
寿光日报 (2)
长沙晚报 (2)
焦作日报 (2)
内蒙古晨报 (2)
太行晚报 (2)
辽沈晚报 (2)
闽西日报 (2)
盐阜大众报 (2)
靖江日报 (2)
茂名日报 (2)
吉林工人报 (2)
湖南日报 (2)
松江报 (2)
宁波晚报 (2)
厦门日报 (2)
泰安日报 (2)
环湖晨刊 (2)
阳泉晚报 (2)
老年日报 (2)
武汉理工大学报 (2)
齐齐哈尔日报 (2)
国际航空报 (2)
信息时报 (2)
惠州日报 (2)
国家电网报 (2)
人民政协报 (2)
新民晚报社区版 (2)
华东新闻 (2)
海口晚报 (2)
燕都晨报 (2)
衡阳晚报 (2)
鄂州日报 (2)
陇南日报 (2)
上海大学报 (2)
文摘报 (2)
河北日报 (2)
山西日报 (2)
奉化日报 (2)
岳阳晚报 (2)
淮北晨刊 (2)
南阳晚报 (2)
人民铁道报 (2)
芜湖日报 (2)
黄河晨报 (2)
荆门日报 (2)
泰山晚报 (2)
淮河晨刊 (2)
江苏教育报 (2)
恩施日报 (2)
泰山晨刊 (2)
黔西南日报 (2)
梧州日报 (2)
福州日报 (2)
中国民航报 (2)
河南商报 (2)
鹰潭日报 (2)
牛城晚报 (2)
楚天都市报 (2)
甘肃日报 (2)
凉山日报 (2)
中国青年报 (2)
大河报 (2)
石油管道报 (2)
今日新昌 (2)
滕州日报 (2)
文学报 (2)
洛阳晚报 (2)
晋江经济报 (2)
宜兴日报 (2)
辽宁日报 (2)
中学生 (2)
文物 (2)
中学语文 (2)
企业研究 (2)
农业考古 (2)
青少年书法 (2)
国学 (2)
三月风 (2)
阅读与写作 (2)
绍兴 +黄酒 (2)
少年作文辅导(小学版) (2)
博览群书 (2)
中国集体经济 (2)
语文天地:初中版 (2)
紫金岁月 (2)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2)
太白文艺出版社 (2)
重庆时报 (2)
语文学习 (2)
宁夏日报 (2)
成才之路 (2)
传承 (2)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
检察日报 (2)
全国轻工信息 (2)
丽水日报 (2)
宁波大众 (2)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
社区 (2)
浙江师范大学 (2)
文化艺术报 (2)
贵州商报 (2)
劳动报 (2)
每日新报 (2)
散文诗 (2)
老同志之友 (2)
中学语文教学 (2)
中国质量 (2)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
东营日报 (2)
国际金融报 (2)
绍兴师专学报 (2)
申江服务导报 (2)
法治新报 (2)
彭城晚报 (2)
浔阳晚报 (2)
乡镇论坛 (2)
中国新闻 (2)
企业经济 (2)
当代生活报 (2)
浙江工艺美术 (2)
新华每日电讯 (2)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 (2)
苏州大学 (2)
边城晚报 (2)
西江都市报 (2)
晶报 (2)
番禺日报 (2)
语文教学与研究 (2)
时代潮 (2)
榆林日报 (2)
金华日报 (2)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
今日德清 (2)
城市商报 (2)
华糖商情 (2)
中华工商时报 (2)
观察与思考 (2)
生活报 (2)
中国妇女(英文版) (2)
福建轻纺 (2)
中国商贸 (2)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
航空港 (2)
楚天金报 (2)
广告大观(综合版) (2)
上海企业 (2)
中国品牌 (2)
中国土特产 (2)
浙江学刊 (2)
华夏人文地理 (2)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
天下美食 (2)
监督与选择 (2)
优品 (2)
中外食品工业(贝太厨房) (2)
百科知识 (2)
餐饮世界 (2)
北京:线装书局 (2)
沧州晚报 (1)
青海日报 (1)
学习时报 (1)
安徽青年报 (1)
临汾日报晚报版 (1)
鲁南晨刊 (1)
经济参考报 (1)
常州日报 (1)
大同日报 (1)
淇河晨报 (1)
发展导报 (1)
老年生活报 (1)
處州晚报 (1)
中国社会科学报 (1)
扬州大学 (1)
鲁中晨刊 (1)
黄河口晚刊 (1)
安阳日报 (1)
内江日报 (1)
都市晨报 (1)
云南经济日报 (1)
大兴安岭日报 (1)
新商报 (1)
大众科技报 (1)
开封日报 (1)
威海日报 (1)
天水日报 (1)
运城日报 (1)
新晨报 (1)
潇湘晨报 (1)
太原晚报 (1)
东方城乡报 (1)
今日椒江 (1)
四川乐山日报 (1)
民主协商报 (1)
江城日报 (1)
广西师范大学 (1)
第一财经日报 (1)
大连法制报 (1)
成都日报 (1)
黄山日报 (1)
大庆日报 (1)
南通日报 (1)
华西都市报 (1)
吴忠日报 (1)
三湘都市报 (1)
今日永嘉 (1)
泉州晚报 (1)
江门日报 (1)
老年时报 (1)
湖州日报 (1)
今日路桥 (1)
老人报 (1)
都市消费晨报 (1)
中山大学 (1)
皖南晨报 (1)
当代商报 (1)
江南保健报 (1)
江西工人报 (1)
湖北日报 (1)
解放军报 (1)
豫北新闻 (1)
中卫日报 (1)
潍坊晚报 (1)
天津中学生 (1)
徐州矿工报 (1)
常德晚报 (1)
黄冈日报 (1)
中国档案报 (1)
佳木斯日报 (1)
商洛日报 (1)
新民晚报家庭报周刊 (1)
中山商报 (1)
皖北晨刊 (1)
长江周刊 (1)
武进日报 (1)
鄞州日报 (1)
濮阳日报 (1)
淮北日报 (1)
济宁日报 (1)
银川晚报 (1)
烟台日报 (1)
荆门晚报 (1)
东楚晚报 (1)
上海星期三 (1)
语文天地·初中 (1)
东坡赤壁诗词 (1)
诗江南 (1)
广安日报 (1)
房地产时报 (1)
北京商报 (1)
海峡时报 (1)
天水晚报 (1)
连云港日报 (1)
岳阳日报 (1)
德清新闻 (1)
安吉新闻 (1)
人民邮电报 (1)
克拉玛依日报 (1)
益阳日报晚报版 (1)
湛江日报 (1)
乐山日报 (1)
北大荒日报 (1)
中老年时报 (1)
曲靖日报 (1)
中国产经新闻 (1)
齐鲁石化报 (1)
看世界 (1)
马鞍山日报 (1)
燕赵晚报 (1)
长江信息报 (1)
今晚报 (1)
深圳侨报 (1)
滁州日报 (1)
文史月刊 (1)
中学语文(教师版) (1)
钦州学院报 (1)
聊城日报 (1)
辽沈晚报鞍山版 (1)
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 (1)
中国健康教育杂志 (1)
旅游世界(旅友) (1)
上海文学 (1)
房地产导刊 (1)
新青年 (1)
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 (1)
桂林日报 (1)
绍兴 +民俗 (1)
北方周末报 (1)
河池日报 (1)
中华合作时报 (1)
文史参考 (1)
上海教育科研 (1)
数字通信 (1)
文史杂志 (1)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
今日中国(中文版) (1)
聯大學報 (1)
东西南北(大学生) (1)
甘肃教育 (1)
纺织服装周刊 (1)
体育世界 (1)
艺术.生活 (1)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1)
文教资料(初中版) (1)
语文天地·高中 (1)
东莞日报 (1)
安徽教育 (1)
小天使·二年级语文人教版 (1)
西湖 (1)
中国医院管理 (1)
中国地名 (1)
鲁迅研究月刊 (1)
中国公共安全(综合版) (1)
你游(畅游行) (1)
文艺理论与批评 (1)
湖北招生考试 (1)
走向世界 (1)
法音 (1)
读者(原创版) (1)
珠江水运 (1)
今日上海 (1)
杭州通讯(生活品质版) (1)
新作文(高中版) (1)
艺术界 (1)
新语文学习(高中版) (1)
中国纺织 (1)
浙江工商 (1)
建筑细部 (1)
美术大观 (1)
数字世界 (1)
中国金融 (1)
教育艺术 (1)
国际市场 (1)
茶博览 (1)
好家长 (1)
中国戏剧 (1)
中国音乐 (1)
曲艺 (1)
股市动态分析 (1)
启蒙(3-7岁) (1)
中学生阅读(高考版) (1)
健康 (1)
当代作家评论 (1)
适用技术之窗 (1)
中国调味品 (1)
养生大世界 (1)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写作 (1)
艺术评论 (1)
丝绸之路 (1)
老年教育(老年大学) (1)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1)
语文知识 (1)
审计与理财 (1)
农村青少年科学探究 (1)
风景园林 (1)
颂雅风(艺术月刊) (1)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高中版) (1)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1)
学问(现代教学研究) (1)
西南航空 (1)
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 (1)
读读写写 (1)
新语文学习(小学高年级版) (1)
散文百家 (1)
江海学刊 (1)
治淮 (1)
汉字文化 (1)
寻根 (1)
淄博师专学报 (1)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
中学课程资源 (1)
安徽文学 (1)
药膳食疗 (1)
学习与思考 (1)
文化产业导刊 (1)
科海故事博览 (1)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1)
钢结构 (1)
科学与文化 (1)
商场现代化 (1)
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 (1)
黄河之声 (1)
龙门阵 (1)
诗潮 (1)
名作欣赏 (1)
美文(上半月) (1)
城乡建设 (1)
新智慧:财富版 (1)
时代青年(哲思) (1)
青少年日记 (1)
汽车实用技术.自驾游 (1)
Women of China(中文海外版) (1)
华夏星火 (1)
成都文物 (1)
国际服装动态 (1)
报林 (1)
中外房地产导报 (1)
国学杂志 (1)
文学遗产 (1)
黑龙江教育(小学文选版) (1)
名作欣赏:中学阅读 (1)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1)
中文自修 (1)
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1)
浙江工商大学 (1)
当代经济 (1)
新长征 (1)
缤纷 (1)
价格月刊 (1)
温州人 (1)
共产党人 (1)
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1)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
老人世界 (1)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1)
中华文化画报 (1)
中国书画 (1)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高一年级) (1)
车时代 (1)
文学教育(上半月) (1)
高中生·快乐阅读 (1)
江西教育 (1)
朔方 (1)
江淮法治 (1)
中国电视戏曲 (1)
江苏农业科学 (1)
企业标准化 (1)
边疆文学 (1)
农家女 (1)
中外书摘 (1)
青年博览 (1)
发展 (1)
画刊(学校艺术教育) (1)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1)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1)
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 (1)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1)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1)
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 (1)
北京:荣宝斋出版社 (1)
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1)
中国经贸导刊 (1)
瞭望 (1)
中国绿色画报 (1)
健身科学 (1)
博物杂志 (1)
收藏 (1)
课外阅读(中下) (1)
中州统战 (1)
青年文学家 (1)
时代青年(上半月) (1)
金色少年 (1)
致富之友 (1)
中国农垦 (1)
沈阳日报 (1)
烹调知识(原创版) (1)
中外轻工科技 (1)
度假旅游 (1)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1)
新闻实践 (1)
大众商务 (1)
中医药文化 (1)
党建文汇(下半月) (1)
中华民居 (1)
当代人 (1)
福建艺术 (1)
人民论坛 (1)
读者 (1)
人人健康 (1)
孩子天地 (1)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1)
旅游纵览(下半月) (1)
宁夏画报(生活版) (1)
决策探索(上半月) (1)
中学时代 (1)
医学动物防制 (1)
百柳:简妙作文小学生必读 (1)
作文成功之路(初中版) (1)
湖南教育:语文教师 (1)
上海会计 (1)
中国大学生就业 (1)
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 (1)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
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 (1)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1)
越剧 (1)
帕米尔 (1)
陕西教育 (1)
商业研究 (1)
世界遗产 (1)
北京文学 (1)
才智(智慧版) (1)
雨花 (1)
泉州文学 (1)
历史学习 (1)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
参花(文化视界) (1)
大庆晚报 (1)
现代健康报 (1)
法语学习 (1)
四川文学 (1)
语文月刊 (1)
信息系统工程 (1)
学生之友(小学版) (1)
武汉文史资料 (1)
沈阳:辽海出版社 (1)
沈阳:沈阳出版社 (1)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
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 (1)
喜剧世界(下半月) (1)
承德日报 (1)
安顺晚报 (1)
海峡导报 (1)
环球人文地理 (1)
华中建筑 (1)
时代报告(酒店风云) (1)
酒店风云 (1)
现代装饰 (1)
China''s Foreign Trade (1)
分析测试学报 (1)
浙江财税与会计 (1)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1)
环境污染与防治 (1)
销售与市场·营销版 (1)
现代企业教育 (1)
健康时报 (1)
延吉:延边人民出版社 (1)
上海:上海百家出版社 (1)
中国戏剧出版社 (1)
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 (1)
城市质量监督 (1)
市场周刊 (1)
新食品(酒类) (1)
中国技术监督 (1)
销售与市场(评论版) (1)
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1)
青岛晚报 (1)
浙江预防医学杂志 (1)
长三角.教育 (1)
上海采风月刊 (1)
质量与市场 (1)
小学生之友 (1)
北京:华文出版社 (1)
躬耕 (1)
扬子江诗刊 (1)
价格理论与实践 (1)
郑州:大象出版社 (1)
电子科技大学 (1)
中国贸易报 (1)
中国医药报 (1)
浙江丝绸工学院学报 (1)
企业家日报 (1)
海内与海外 (1)
楼市 (1)
饭店世界 (1)
绿色大世界 (1)
江西食品工业 (1)
阅读与作文(初中版) (1)
民间文学 上半月 (1)
中国乡镇企业 (1)
人民戏剧 (1)
接班人 (1)
故宫文物 (1)
文史博览 (1)
技术开发与贸易机会 (1)
化学分析计量 (1)
中国保健食品 (1)
中国质量万里行 (1)
知识与生活 (1)
中国联合商报 (1)
新华日报 (1)
延安日报 (1)
企业世界 (1)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1)
国土资源导刊(湖南) (1)
安顺日报 (1)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1)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1)
新乡日报 (1)
牡丹江大学学报 (1)
中国改革报 (1)
浙中新报 (1)
系统工程 (1)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1)
江苏教育 (1)
行报 (1)
绿色中国 (1)
沧州日报 (1)
绍兴网—绍兴日报 (1)
中国企业报 (1)
东江时报 (1)
全国优秀作文选(高中) (1)
棋艺(象棋版) (1)
企业销售 (1)
北方旅游 (1)
了望 (1)
福建文学 (1)
家庭中医药 (1)
华夏地理 (1)
视野 (1)
城市技术监督 (1)
菏泽日报 (1)
东方食疗与保健 (1)
淮安日报 (1)
成都晚报 (1)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饮食文化研究 (1)
中华中医药杂志 (1)
证券时报 (1)
三晋都市报 (1)
中国信息化 (1)
中国信息化(学术版) (1)
中国计量杂志 (1)
食品工业科技 (1)
中国中医药科技 (1)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杂志 (1)
国土资源导刊 (1)
江南 (1)
西安商报 (1)
资源与人居环境 (1)
消费 (1)
广播歌选 (1)
农村新技术 (1)
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
民营经济报 (1)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1)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1)
老年人 (1)
安徽文学(下半月) (1)
经营管理者 (1)
金秋 (1)
中华中医药学刊 (1)
半岛晨报 (1)
传感技术学报 (1)
金陵瞭望 (1)
轻工标准与质量 (1)
中国经济时报 (1)
生活周刊 (1)
预防医学文献信息 (1)
长沙:湖南出版社 (1)
中国科学探险 (1)
物流与供应链 (1)
中国防伪 (1)
中国发明与专利 (1)
宜宾日报 (1)
中国标准化 (1)
包装工程 (1)
池州日报 (1)
中学教学参考 (1)
青春岁月 (1)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1)
证券日报 (1)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
大连日报 (1)
年轻人(A版) (1)
中国食品安全报 (1)
邵阳晚报 (1)
上海集邮 (1)
作文世界(小学) (1)
艺苑 (1)
民间文学(故事) (1)
科学24小时 (1)
世界知识出版社 (1)
现代商业 (1)
郑州日报 (1)
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 (1)
现代商贸工业 (1)
现代经济信息 (1)
抚州日报 (1)
W周刊 (1)
中外企业家 (1)
经济地理 (1)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
消费导刊 (1)
市场观察 (1)
数字商业时代 (1)
首席财务官 (1)
株洲工学院学报 (1)
记者观察(上半月) (1)
中国检验检疫杂志 (1)
上海预防医学杂志 (1)
健康生活 (1)
机械工程师 (1)
晚报文萃 (1)
沪港经济 (1)
中学生阅读(高中版) (1)
乡音 (1)
气象知识 (1)
中国广告 (1)
参花 (1)
茶叶 (1)
中国保健营养 (1)
红蕾·教育文摘 (1)
销售与市场(管理版) (1)
现代营销(学苑版) (1)
浙江画报 (1)
中国烹饪 (1)
中国园林 (1)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1)
葡萄酒 (1)
IT经理世界 (1)
中国商办工业 (1)
保健医苑 (1)
求医问药 (1)
养生月刊 (1)
库尔勒晚报 (1)
南方文物 (1)
宁波通讯 (1)
河北审计 (1)
经济世界 (1)
现代生活用品 (1)
北京:新华出版社 (1)
中国电子商务 (1)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1)
中国商界 (1)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1)
湖北旅游 (1)
中国经济周刊 (1)
福建质量管理 (1)
中华手工 (1)
饮食科学 (1)
上海鲁迅研究 (1)
食品工业 (1)
农业科技通讯 (1)
东方航线(新尚车) (1)
芝麻开门(益智阅读) (1)
浙江林业 (1)
人民公安 (1)
商界名家 (1)
理论与创作 (1)
椰城 (1)
人生与伴侣(月末版) (1)
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1)
小学生时空 (1)
山西食品工业 (1)
新商务 (1)
青海湖文学月刊 (1)
上海百货 (1)
大视野 (1)
读书文摘 (1)
青春 (1)
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1)
中国卫生画刊 (1)
创新作文(初中版) (1)
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1)
中国健康月刊 (1)
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1)
科技通报 (1)
花样盛年 (1)
中学生物教学 (1)
江苏中医杂志 (1)
苏州杂志 (1)
山西档案 (1)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
中外童话画刊(经典美文) (1)
北京:文物出版社 (1)
影响孩子一生的经典阅读(小学版) (1)
天天爱学习(二年级) (1)
福州:福建美术出版社 (1)
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 (1)
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
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1)
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 (1)
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 (1)
北京:知识出版社 (1)
北京:气象出版社 (1)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 (1)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1)
北京:金盾出版社 (1)
相关搜索词
风雅兰亭
作者:暂无 来源:今日临安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兰亭 
描述: 陈利生 我的兰亭印象,是从《兰亭集序》中来的。这篇优美的散文,把我的思绪带到了一千六百多年前的那个春天。闭上眼,想象那一场盛大的雅集——永和九年三月初三,那是一个怎样的日子啊!“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
全文:

陈利生

我的兰亭印象,是从《兰亭集序》中来的。这篇优美的散文,把我的思绪带到了一千六百多年前的那个春天。闭上眼,想象那一场盛大的雅集——

永和九年三月初三,那是一个怎样的日子啊!“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今天来读这些文字,还是那么亲切。仿佛让我也领略到了当年那些风流文士们“曲水流觞”的幽古雅趣。

更重要的是,让兰亭真正出名的,还得归功于王羲之的书法。王羲之的笔墨风韵,实在让历代的文人墨客倾心不已。

那就走吧,为了心中这个兰亭梦。

迎着初夏的骄阳,迈进了让我心仪的兰亭。兰渚山下,郁郁葱葱,山色空蒙。兰亭,栖之于灵秀江南,如空谷幽兰,氤氲着宁静幽远的诗意;兰亭,如一名亭亭玉立的抚琴女子,阅尽了尘世的烦忧,守候着千年的寂寞,独然隐身于会稽山麓。

兰亭是简约的。风过影动,满山竹叶“沙沙”有声,似在絮语,却多了一份静谧。一池绿荷,纤腰袅袅随风摆,平添了几分野趣。

鹅池,首先映入了我们的眼帘。一方盈盈碧水,悠然游着几只硕大可爱的白鹅。当然,这早已不是王羲之当年养的鹅了。白鹅是王羲之的宠物,鹅池是兰亭的心曲。

王羲之一生对鹅情有独钟,或许是白鹅那丹顶玉项、白毛浮水、仰天长鸣、动静自如的潇洒风度激励着他,使他悟出了书法的玄机。

碑上的“鹅池”两字,字体雄浑,笔力遒劲。相传,一日王羲之欲写“鹅池”两字,刚写好“鹅”字,忽闻皇上传旨,急忙搁笔迎旨。小儿王献之手痒,顺手提笔,补写了一个“池”字,一碑两字,一肥腴,一瘦挺,父子同书,相得益彰,世称“父子碑”。

从鹅池往北行数十米,就到了当年王羲之他们曲水流觞的地方了。“曲水流觞”,是一条两岸堆砌着石头的蜿蜒小溪,绿荫之下,溪水清澈见底,溪边草兰恣意生长。绿水在轻纱薄雾的竹林中穿过,在每个小石凳前盘旋淌过,似乎还流淌着清逸的魏晋气息。

兰亭,注定是要和王羲之赴一次春天的约会的。

暮春之际,风和日丽。王羲之邀40多位文人雅士,相聚兰亭,时人称之为“修禊”。遥想王羲之他们在这条小溪畔饮酒赋诗的情形,不禁悠然神往。这不,你看,谢安来了,孙绰来了……名士们个个容光焕发,峨冠博带,列坐在兰亭弯弯曲曲的小溪边。兰亭雅集的一个重要的节目是“曲水流觞”。由书僮将斟酒的羽觞放入溪中,让其悠悠而下。若觞在谁的面前停住了,谁得作诗,若吟不出诗,则要罚酒三杯。有人建议把雅集的37首诗汇集成册,众人还公推王羲之来写序。

王羲之醉意正酣,乘着酒兴,舒纸握笔,一气呵成了《兰亭集序》。序文字字珠玑,极具丰神。字里行间倾注着书者一种旷达洒脱的情怀。唐太宗曾亲自撰文:“祥察古今,研精篆素,尽善尽美者,其惟王逸少乎?”《兰亭集序》体现了为文之美与书法之美的完美结合。

翌日醒来,王羲之意犹未尽,又接二连三书写数十次,再无醉酒时写就的精妙绝伦。这时,他才明白,这篇序文是他一生中的顶峰之作,自己再也不可能超越它了。

《兰亭集序》通篇气息淡和空灵、潇洒自然,用笔遒劲飘逸。手法既平和又奇崛,大小参差,自然天成。其中,序中凡是相同的字,笔法恣态必不相同,如文中21个“之”字,无一雷同。可以说,《兰亭集序》是王羲之艺术素养和灵感碰撞的艺术品。多年的积淀,丰厚的学养,在恰到好处的酒兴时成就了绝世的神品。

中国书法史上的“第一行书”就此诞生了。永和九年暮春之初的文人雅集,在历史上留下了光彩夺目的篇章。王羲之的书法“博采众长,精研体势,推陈出新”,将秦汉篆隶之妙融于正行草诸体,一变汉魏以来质朴的书风,成为妍美流畅的新体。王羲之也因此得到了“书圣”的美誉。

魏晋时代,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灿烂辉煌的时期。今天,我们在魏晋幽深的长廊中漫行,读着那些华彩乐章,倾听从远古传来的声音,依然能感觉到书家们那一颗颗为艺术而博动的心,感觉到魏晋遗风是那样充溢着青春的气息!

兰亭是厚重的。自然给予兰亭质朴的天姿,文化造就了兰亭深邃的意境。

王右军祠如一叶小舟,泊在绿荷中央。祠内两侧的回廊墙壁上嵌刻有历代《兰亭集序》的诸多版本及古今名人题咏真迹。站在祠内,浏览名家墨宝,欣赏各种书风,每一块碑刻似乎都在向我们诉说着那一个个遥远的故事。我的眼前,幻化出一位位书家正在泼墨挥豪,饱蘸浓墨的笔在纸上笔走龙蛇,留下了一幅幅书法经典……

千年前的那个暮春早已远去,茂林修竹间,可曾还有文人雅士们爽朗的笑声和高亢的歌啸萦绕于耳际?可曾还有当年王羲之携谢安且行且吟谈笑风生的儒雅身姿?

阳光投映在波光粼粼的鹅池上。我分明看到了,兰亭圣地的古道上,走来一队长长的人流,都是富有雅致情怀的绍兴人,智永、贺知章、陆游、徐渭、赵之谦、徐生翁……他们走过两晋和南北朝,走过隋唐和宋元,走过明清和民国……羲之书法之风流遗韵,弥漫在兰亭的一草一木间,经久不散。

[1图]风雅兰亭
作者:暂无 来源:今日临安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兰亭 
描述: 陈利生 我的兰亭印象,是从《兰亭集序》中来的。这篇优美的散文,把我的思绪带到了一千六百多年前的那个春天。闭上眼,想象那一场盛大的雅集—— 永和九年三月初三,那是一个怎样的日子啊!“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
全文:

陈利生

我的兰亭印象,是从《兰亭集序》中来的。这篇优美的散文,把我的思绪带到了一千六百多年前的那个春天。闭上眼,想象那一场盛大的雅集——

永和九年三月初三,那是一个怎样的日子啊!“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今天来读这些文字,还是那么亲切。仿佛让我也领略到了当年那些风流文士们“曲水流觞”的幽古雅趣。

更重要的是,让兰亭真正出名的,还得归功于王羲之的书法。王羲之的笔墨风韵,实在让历代的文人墨客倾心不已。

那就走吧,为了心中这个兰亭梦。

迎着初夏的骄阳,迈进了让我心仪的兰亭。兰渚山下,郁郁葱葱,山色空蒙。兰亭,栖之于灵秀江南,如空谷幽兰,氤氲着宁静幽远的诗意;兰亭,如一名亭亭玉立的抚琴女子,阅尽了尘世的烦忧,守候着千年的寂寞,独然隐身于会稽山麓。

兰亭是简约的。风过影动,满山竹叶“沙沙”有声,似在絮语,却多了一份静谧。一池绿荷,纤腰袅袅随风摆,平添了几分野趣。

鹅池,首先映入了我们的眼帘。一方盈盈碧水,悠然游着几只硕大可爱的白鹅。当然,这早已不是王羲之当年养的鹅了。白鹅是王羲之的宠物,鹅池是兰亭的心曲。

王羲之一生对鹅情有独钟,或许是白鹅那丹顶玉项、白毛浮水、仰天长鸣、动静自如的潇洒风度激励着他,使他悟出了书法的玄机。

碑上的“鹅池”两字,字体雄浑,笔力遒劲。相传,一日王羲之欲写“鹅池”两字,刚写好“鹅”字,忽闻皇上传旨,急忙搁笔迎旨。小儿王献之手痒,顺手提笔,补写了一个“池”字,一碑两字,一肥腴,一瘦挺,父子同书,相得益彰,世称“父子碑”。

从鹅池往北行数十米,就到了当年王羲之他们曲水流觞的地方了。“曲水流觞”,是一条两岸堆砌着石头的蜿蜒小溪,绿荫之下,溪水清澈见底,溪边草兰恣意生长。绿水在轻纱薄雾的竹林中穿过,在每个小石凳前盘旋淌过,似乎还流淌着清逸的魏晋气息。

兰亭,注定是要和王羲之赴一次春天的约会的。

暮春之际,风和日丽。王羲之邀40多位文人雅士,相聚兰亭,时人称之为“修禊”。遥想王羲之他们在这条小溪畔饮酒赋诗的情形,不禁悠然神往。这不,你看,谢安来了,孙绰来了……名士们个个容光焕发,峨冠博带,列坐在兰亭弯弯曲曲的小溪边。兰亭雅集的一个重要的节目是“曲水流觞”。由书僮将斟酒的羽觞放入溪中,让其悠悠而下。若觞在谁的面前停住了,谁得作诗,若吟不出诗,则要罚酒三杯。有人建议把雅集的37首诗汇集成册,众人还公推王羲之来写序。

王羲之醉意正酣,乘着酒兴,舒纸握笔,一气呵成了《兰亭集序》。序文字字珠玑,极具丰神。字里行间倾注着书者一种旷达洒脱的情怀。唐太宗曾亲自撰文:“祥察古今,研精篆素,尽善尽美者,其惟王逸少乎?”《兰亭集序》体现了为文之美与书法之美的完美结合。

翌日醒来,王羲之意犹未尽,又接二连三书写数十次,再无醉酒时写就的精妙绝伦。这时,他才明白,这篇序文是他一生中的顶峰之作,自己再也不可能超越它了。

《兰亭集序》通篇气息淡和空灵、潇洒自然,用笔遒劲飘逸。手法既平和又奇崛,大小参差,自然天成。其中,序中凡是相同的字,笔法恣态必不相同,如文中20个“之”字,无一雷同。可以说,《兰亭集序》是王羲之艺术素养和灵感碰撞的艺术品。多年的积淀,丰厚的学养,在恰到好处的酒兴时成就了绝世的神品。

中国书法史上的“第一行书”就此诞生了。永和九年暮春之初的文人雅集,在历史上留下了光彩夺目的篇章。王羲之的书法“博采众长,精研体势,推陈出新”,将秦汉篆隶之妙融于正行草诸体,一变汉魏以来质朴的书风,成为妍美流畅的新体。王羲之也因此得到了“书圣”的美誉。

魏晋时代,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灿烂辉煌的时期。今天,我们在魏晋幽深的长廊中漫行,读着那些华彩乐章,倾听从远古传来的声音,依然能感觉到书家们那一颗颗为艺术而博动的心,感觉到魏晋遗风是那样充溢着青春的气息!

兰亭是厚重的。自然给予兰亭质朴的天姿,文化造就了兰亭深邃的意境。

王右军祠如一叶小舟,泊在绿荷中央。祠内两侧的回廊墙壁上嵌刻有历代《兰亭集序》的诸多版本及古今名人题咏真迹。站在祠内,浏览名家墨宝,欣赏各种书风,每一块碑刻似乎都在向我们诉说着那一个个遥远的故事。我的眼前,幻化出一位位书家正在泼墨挥豪,饱蘸浓墨的笔在纸上笔走龙蛇,留下了一幅幅书法经典……

千年前的那个暮春早已远去,茂林修竹间,可曾还有文人雅士们爽朗的笑声和高亢的歌啸萦绕于耳际?可曾还有当年王羲之携谢安且行且吟谈笑风生的儒雅身姿?

阳光投映在波光粼粼的鹅池上。我分明看到了,兰亭圣地的古道上,走来一队长长的人流,都是富有雅致情怀的绍兴人,智永、贺知章、陆游、徐渭、赵之谦、徐生翁……他们走过两晋和南北朝,走过隋唐和宋元,走过明清和民国……羲之书法之风流遗韵,弥漫在兰亭的一草一木间,经久不散。

沈园绝唱
作者:暂无 来源:今日临安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沈园 
描述:陈利生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陆游《沈园》 暮色,斜阳。 遥望沈园,依然是清风竹影、芳草碧园……在落日的余晖里,更显得落寞而又凄美。 伴着悠悠的古筝琴音踏入沈园,两边是青葱的树木,在绿荫的怀抱中有一方小小的荷池。我惊讶于那一池田田盈盈的荷叶,层层叠叠,
全文:劳燕分飞,形同陌路。面对昔日的爱妻,陆游百感交集,心如刀绞。临别时,陆唐两人万般伤心,依依惜别。陆游满腔悲愤,蘸和血泪,在园壁题下了千古绝唱《钗头凤》: “红酥手,黄縢。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
鲁迅故里上演真“祝福”
作者:暂无 来源:今日临安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鲁迅故里 
描述:据绍兴网大年初一早上,鲁迅故里绍兴周家老台门里传出工作人员的招呼声:“祝福开始啦!”游客们纷纷涌入老台门里,去看新年“祝福”的仪式。 “祝福”是绍兴传统年俗中的重要部分,是年终最重要的大典,人们以此谢祖祈福。在鲁迅先生写小说《祝福》的年代,这一习俗在绍兴城乡还非常盛行,但如今在城市里已经难得一见。
全文:和鹅的背上还插着红筷子,旁边备着一把菜刀和一碗蒸熟的鸡血或鹅血。“五牲福礼”的后面,满当当地摆着一盘豆腐,一碟盐,数块年糕,一串粽子,外加3盅茶,6盅和6双筷子。 9时15分,“祝福”仪式正式开始
[2图]临安的“李玉刚”
作者: 练淑姣  来源:今日临安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越剧 
描述: 台上表演6分钟,台下掌声6分钟。 这个镜头发生在今年的10月10日,临安市卡拉OK大奖赛复赛现场。 那天,当比赛现场响起越剧《梁祝》片断之一“记得那年乔装扮”的娇柔嗓音时,观众席中立刻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而这位“越剧达人”身着彩装、以越剧花旦的角色现身时,现场更是一片惊声尖叫,掌声雷动。 原来
全文:

台上表演6分钟,台下掌声6分钟。

这个镜头发生在今年的10月10日,临安市卡拉OK大奖赛复赛现场。

那天,当比赛现场响起越剧《梁祝》片断之一“记得那年乔装扮”的娇柔嗓音时,观众席中立刻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而这位“越剧达人”身着彩装、以越剧花旦的角色现身时,现场更是一片惊声尖叫,掌声雷动。

原来,如此具有穿透力的女声竟然出自一位男儿身。

日前,记者在天目路的“阿荣名修”鞋铺里找到了这位民间盛传的越剧达人———李仁荣。

今年51岁的李仁荣,是锦南街道市坞村人,这是一个有妻子、有儿子、有女儿、有外孙的幸福男人。

在10多平方米的鞋铺店里,补鞋的、加底的、改型的顾客,人来人往,络绎不绝;李仁荣和儿子、女婿一起,接活的接活,磨跟的磨跟,忙得不亦乐乎。“李师傅,没想到你除了修鞋这个绝活,还有反串一绝。”看到记者一进门就和他聊起越剧中的花旦,李仁荣一下来劲了。他一边热情地招待着客人,一边津津有味地向记者谈起他的越剧情缘。

什么时候迷上了越剧?又是什么时候开始男唱女腔?李仁荣说已有10多个年头了。他说,1991年的时候,他在天目路上摆了一个皮匠摊,平时空闲的时候会去看看电影。其中《红楼梦》中有几个片断他特别喜欢,林黛玉的焚稿,贾宝玉的哭灵,看了好几遍。看多了,听多了,慢慢地,自己不仅记住了歌词,还自然而然地能够哼上几句。“当初哼个几句,只是好玩,自娱自乐而已。”他说,真正开始学习越剧中的花旦唱腔还得从他姐夫说起。李仁荣的姐夫平时很喜欢拉二胡,10多年前,跟着李仁荣学做皮匠,当学徒的姐夫没想到小舅子随便哼几句越剧,都这么柔美,这么婉转,兴致一来,就拉起二胡,让小舅子和着曲调唱上几段。就这样,慢慢地,李仁荣喜欢上了越剧中的花旦唱腔,专门买了录音机,买来了磁带,天天听,一边干活,一边听,还不停地摸索,不停地学,在小范围内唱出了一定的名气。乡里乡外,谁家有个红白喜事,都要请他作为“主唱”亮相捧场,热闹热闹。后来,名声越传越大,於潜那边也不断有人慕名寻来。有一次,他被於潜一户人家请去唱了一夜,当地一位二胡高手当场拍手叫好:“你比赵志刚还厉害,赵志刚最多也只能模仿尹桂芳的唱腔,你却王派、傅派、袁派、金派什么派都能唱,而且唱得栩栩如生,不能小瞧啊!”

“记得第一次公众亮相的时候,胆子太小了,被人推上台后,心怦怦跳,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唱下来的。”回忆起6年前,他被临安越剧团一位姓钱的老同志拉到临天桥唱歌时的情景,他忍不住笑了起来。他说,第一次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唱了一首“千年白蛇峨嵋修”,实在放不开,羞涩,胆怯,没想到那天唱了以后,掌声那么热烈,信心一下子来了。特别是一到夏天,临天桥就越音袅袅,乐声阵阵,他的心里也就痒痒的,按捺不住,一有空就跑到那里唱上几曲,过过瘾,而每一曲越剧清唱下来,都会赢得观众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后来得知临安成立越剧联谊会后,他就毫不迟疑地报名加入。前年,他又应邀参加了民间艺术团演出,表演了《王老虎抢亲》中的一个片断,没想到他作为最精彩的镜头被临安电视台拍摄并送到浙江电视台播放。

闲聊间,进来一位大伯。这位姓钱的大伯住在临安大酒店后面,平时很喜欢越剧,家里这方面的磁带也很多,但男唱女腔的没有,所以经常要过来听李仁荣唱上几句。“他的声音十分特别,唱起越剧来高亢嘹亮,很有穿透力,又有些女高音的柔美婉转。”大伯称赞道,李仁荣的声音丰满、感人,力度与灵活并存,可以男唱女腔,很轻松地唱女声的高八度,加上眼神顾盼流转,把越剧中的花旦演绎得极其感染人,让人无法抗拒。在一边帮忙的女婿也向记者报料,岳父对越剧的痴迷已到了一定的境界,干活的时候如果兴致上来了,他会将活一丢,一个弹拉,一个唱,一曲唱罢才给顾客动手补鞋。为了让岳父随时都可以更好地亮亮嗓子,他特地买了一只多媒体音响,放在鞋铺店里。没想到,岳父每次一开唱,店前就被陆续赶来的歌迷围得水泄不通,不少人还手持相机不停拍摄。更夸张的是附近的一位老板娘,听得上了瘾,晚饭一吃就匆匆过来,如果看到李仁荣还在吃饭,就很急:“阿荣师傅,你啥时吃好啊,快点吃好,快点唱给我们听听!”这个时候,李仁荣总会乐不可支地放下饭碗,满足“粉丝”的要求。而每一次,当清脆又不失娇柔的歌声一出来,喧嚣的场面顿时就安静下来,每个观众似乎都屏住呼吸,生怕自己打搅了这天籁之声。一曲歌罢,现场观众就立即送上热情的掌声。“哪个美女在唱?歌声这么动听?”每一次,也总有人以为是女人在唱,却没想到是个男的。李仁荣的女婿还说,岳父唱的越剧还就是好听,3岁的儿子只要一听到外公的歌声,就不哭不闹,还会竖起耳朵静静“欣赏”。

小小鞋铺,人气却不是一般地旺。除了陆续不断的顾客,更多的还是想饱饱耳福的越剧票友。“你———好”,“请———坐”。一位叫程彩云的中年妇女刚走到店门口,就和李仁荣开始了越剧对白。从他俩的对白中,可以看出这是一对舞台搭档。在记者的建议下,俩人很大方地在鞋铺里即兴表演起来。李仁荣在鞋铺里随手拿出几叠曲谱,《红楼梦》、《梁山伯和祝英台》、《血手印》、《沙漠王子》、《何文秀》、《白蛇传》、《追鱼》等等,应有尽有。然后,他将《梁山伯和祝英台》曲谱递到记者手中,表示俩人来一段“楼台会”。紧接着,李仁荣一句“梁兄”,对方一句“贤妹”,一个演花旦,一个演小生,开始反串起来。虽说是清唱,但是两人吐字清晰,音韵柔和,圆润悠扬,这种灵空的声音,令记者不得不为之动容。特别是李仁荣,这个钟情于男唱女腔的五旬男儿汉,将祝英台模仿得惟妙惟肖,他那极其生动的脸部表情和肢体动作,更是将祝英台当时悲悲的、凄凉的感觉演绎得淋漓尽致。听到记者大呼精彩,程彩云告诉记者,她平时主演小生。相对女性演员,她更愿意和男旦搭戏。因为在她看来,女的嗓音再好,也唱不出男旦假声那种特别的韵味。而且和男旦演对手戏,对自己戏曲水平的提高也很有帮助。

甜美的歌声,婀娜的舞姿,一位男子竟能将花旦角色演得如此惟妙惟肖。可以想像,一个民间越剧达人在渐渐被观众认可的过程中他所付出的努力。“光是男唱女声还不够,只有彩装演唱才能比较全面地反映选手的综合素质。”李仁荣说,自从公众亮嗓子后,他对自己的要求也更高了,开始在“唱念作打”几方面做文章,为了练水袖、练身段,他买了碟片,对着镜头反复比较,细心琢磨演员的化妆造型和表演身段,还分析里面人物的内心和性格,模仿她们的举手投足。靠着不断的揣摩和每天的锻炼,现在,他的手眼身法、服装、造型,都能给人一定的视觉冲击力。

“如果你再年轻20岁,说不定比李玉刚还火呢。”记者半开玩笑半当真。“我没法和李玉刚比。”李仁荣谦虚地说,一个业余演员,要进国家级或专业的院团,必须经过很多轮的考试,而且是很难很难。而他喜欢越剧中的花旦,平时男唱女腔,只是他的一种爱好,更是一种生活。他说,平时活有点多,很忙,但他会利用自己的爱好,凭着自己的一腔热情,积极参与各种文化宣传活动。对于这种反串形式的表演,会一直坚持下去,因为,这种表演除了给人以美的享受,给观众带来快乐之外,还传达着这背后所蕴藏的深刻文化内涵。

一直坐在鞋铺店里的钱大伯忍不住补充说,李仁荣男唱女腔,在临安已小有名气,正是这手绝活,让李仁荣拥有了自己的一批“粉丝”,并赢得了临安的“李玉刚”之美誉。据悉,李仁荣这种与众不同的反串表演形式,深得我市老百姓所喜欢、所接受,这次,市文化馆组织开展卡拉OK大奖赛活动消息一传出,村妇女主任二话不说,直接帮他报了名。第一场预赛中,李仁荣就不负众望,以一曲优美婉转的反串表演《梁祝》“楼台会”,在众多选手中脱颖而出,顺利进入复赛;复赛中,他又以精彩的表演赢得评委的叫好,以绝对的优势进入下个月的决赛。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