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 (302)
期刊 (4)
学位论文 (1)
按栏目分组
经济发展 (307)
按年份分组
2014 (7)
2013 (35)
2012 (58)
2011 (59)
2010 (28)
2009 (16)
2008 (45)
2007 (17)
2006 (9)
2005 (8)
2004 (8)
2003 (11)
2002 (6)
按来源分组
绍兴晚报 (48)
天天商报 (36)
绍兴日报 (31)
浙江日报 (8)
绍兴县报 (8)
中国旅游报 (7)
钱江晚报 (7)
光明日报 (6)
人民日报 (4)
嘉兴日报 (4)
都市快报 (3)
新民晚报 (3)
榆林日报 (3)
台州晚报 (3)
东南商报 (3)
慈溪日报 (3)
常州晚报 (3)
东方博物 (2)
萧山日报 (2)
温州晚报 (2)
今日镇海 (2)
江海晚报 (2)
工人日报 (2)
江南游报 (2)
浙江老年报 (2)
上海文汇报 (2)
杭州日报 (2)
浙中新报 (2)
人民日报海外版 (2)
姑苏晚报 (2)
中国青年报 (2)
江苏商论 (1)
华中建筑 (1)
中国美术学院 (1)
西海都市报 (1)
京华时报 (1)
晋江经济报 (1)
新疆日报 (1)
新疆经济报 (1)
中华新闻报 (1)
扬州晚报 (1)
新乡日报 (1)
新华每日电讯 (1)
无锡日报 (1)
绍兴文理学院报 (1)
上城报 (1)
金华日报 (1)
葫芦岛日报 (1)
海峡时报 (1)
福建日报 (1)
都市晨刊 (1)
东方早报 (1)
中国知识产权报 (1)
中国文物报 (1)
中国社会科学报 (1)
鹰潭日报 (1)
现代金报 (1)
四川乐山日报 (1)
三峡晚报 (1)
三晋都市报 (1)
青年报 (1)
齐鲁晚报 (1)
南通日报 (1)
南方都市报 (1)
南昌晚报 (1)
每日商报 (1)
马鞍山日报 (1)
兰州晨报 (1)
国家电网报 (1)
国际金融报 (1)
国际航空报 (1)
东方城乡报 (1)
大河报 (1)
池州日报 (1)
郴州日报 (1)
潮州日报 (1)
巢湖晨刊 (1)
常熟日报 (1)
北京青年报 (1)
浙江邮电报 (1)
云南经济日报 (1)
延安日报 (1)
文学报 (1)
皖南晨刊 (1)
老年日报 (1)
今日早报 (1)
今日临安 (1)
环湖晨刊 (1)
华西都市报 (1)
华东新闻 (1)
华东旅游报 (1)
湖南工人报 (1)
福州晚报 (1)
承德晚报 (1)
常州日报 (1)
毕节日报 (1)
海峡都市报 (1)
中国新闻 (1)
浦东时报 (1)
开封日报 (1)
自贡日报 (1)
珠江商报 (1)
中国文化报 (1)
浙江法制报 (1)
徐州日报 (1)
武进日报 (1)
天台报 (1)
天津日报 (1)
宿迁晚报 (1)
石家庄日报 (1)
青岛早报 (1)
齐齐哈尔日报 (1)
南京晨报 (1)
南方日报 (1)
茂名晚报 (1)
茂名日报 (1)
今日德清 (1)
揭阳日报 (1)
江苏教育报 (1)
黄冈日报 (1)
淮安日报 (1)
贵阳日报 (1)
德州日报 (1)
大江晚报 (1)
保定日报 (1)
皖江晚报 (1)
上虞日报 (1)
上海大学报 (1)
金华晚报 (1)
其它 (1)
相关搜索词
走进鲁迅故里
作者:暂无 来源:姑苏晚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鲁迅故里 
描述:■顾公 有人说,在中国文坛,没有一位作家能与鲁迅一样被奉为朝圣的对象;在中国名人故里,没有一位作家的故里能与鲁迅故里一样被视为至高的圣殿。多少文人墨客,多少名士俊杰,到绍兴就很难绕过鲁迅故里这个文化情结。 然而,当我走到鲁迅故里的入口处时,突然有些莫名的紧张,我不知道百年之前这位硬骨头文人是如何从这
全文:

■顾公 有人说,在中国文坛,没有一位作家能与鲁迅一样被奉为朝圣的对象;在中国名人故里,没有一位作家的故里能与鲁迅故里一样被视为至高的圣殿。多少文人墨客,多少名士俊杰,到绍兴就很难绕过鲁迅故里这个文化情结。 然而,当我走到鲁迅故里的入口处时,突然有些莫名的紧张,我不知道百年之前这位硬骨头文人是如何从这里走出去的,不知道能否从这里解读出先生的些许精神来。正想着,我已经步入了鲁迅故里,一条窄窄的青石板路,两边是一长溜粉墙黛瓦、竹丝台门、花格木窗的建筑,鲁迅祖居、鲁迅故居、百草园、三味书屋穿插其间,一条小河从鲁迅故居门前流过,旧毡帽摇着乌篷船在河上晃晃悠悠,此情此景让游人想起了鲁迅笔下熟悉的场景。记得鲁迅先生说过:“我是绍兴人,所写的背景又是绍兴的居多”。在如织的游人中,我仿佛看见孔乙己、阿Q、闰土、华老栓、九斤老太等人正朝着我们走来…… 绍兴城乡居民的建筑被称为“台门”,一般朝南临河开门。门庭由一个较小的空间组成,通常设有内外两道门,外道门有四扇、六扇的,还有八扇的,门上横钉竹片的称为“竹丝台门”;如果是黑漆木板门,外加黑框的,就叫“石库台门”。通过两扇黑油油的石库台门,我的脚就跨进了鲁迅故居。鲁迅故居是鲁迅大家族住宅的一部分,按纵轴线布局,共六进,由台斗门、大厅、大堂、正房、侧厢及杂屋组成,大小房间80余间,可见鲁迅家族曾经的荣耀。 1881年9月25日,鲁迅先生就诞生在这座台门里,并在这里生活到十八岁,度过了整个童年和少年时代。在这十八年里,鲁迅亲身感受到了家族由显赫走向彻底没落的全过程。尤其是他13岁时祖父因科场案下狱、父亲病故,家道衰落,作为长子的鲁迅过早地担当起了家庭的重担,饱尝了世态的炎凉,看到了“世人的真面目”,这也为他日后的文学创作积淀了丰富的素材和深刻的思想基础。 穿过故居第六进,我终于见到了位于故居后面的著名的“百草园”。站在百草园前,我隐隐有些失望:这不过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菜园。当年,这个菜园由周家台门里的十来户人家共同拥有,平时大家在园内种点黄瓜、白菜、萝卜等蔬菜,有的地块秋后用来晒稻谷,但由于园大草深还是显得有些荒凉,所以被大家雅称为“百草园”。然而,对于看惯了高墙上四角天空的童年鲁迅来说,百草园无疑是无比美妙的乐园,他常和小伙伴们来这里玩耍嬉戏,品尝紫红的桑椹和酸甜的覆盆子,在矮矮的泥墙根一带翻断砖、捉蟋蟀、拔何首乌,夏天在园内纳凉听美女蛇的故事,冬日在雪地上捕鸟雀。这些童年趣事,在鲁迅的心里留下深刻美好的印象。 1926年,已是中年的鲁迅在厦门大学任教时,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回忆性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文中他无限深情地写道:“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着百草园。……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串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的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平淡的百草园在鲁迅笔下竟然这样情趣盎然!现在,这里的菜畦依然生机勃勃,皂荚树已高耸入云,紫红的桑椹果实累累,“光滑的石井栏”至今犹在,菜园边上给鲁迅带来无限乐趣的泥墙根仍然静静地保留在那里。几位玩童在长满杂草的泥墙根边玩耍,他们能感受先生当年纯真的氛围吗? 离开百草园,按照鲁迅先生的指点,“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寿镜吾先生开办的三味书屋了。三味书屋是清末绍兴城里的著名私塾。塾师寿镜吾先生,在鲁迅的眼里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他教书极为认真,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鲁迅12岁开始到这里读书,直到17岁才离开。站在三味书屋前,里面光线很暗,但在导游的提醒下,我很快在书屋的东北角找到了鲁迅的座位,这张硬木书桌是鲁迅使用过的原物。读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人都知道,有一次鲁迅因故迟到,受到寿镜吾先生的严厉批评,于是他就在书桌右上角刻“早”字以自勉。一直以来,对三味书屋的“三味”比较感兴趣,为什么要起名“三味”呢?导游解释说“三味书屋”先前叫“三余书屋”—“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教人要珍惜光阴、勤奋读书的意思。寿镜吾的祖父将“余”改为“味”,“三味”的意思为: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将知识比如美味,也体现了寿家塾师的良苦用心了。 从鲁迅故里出来,走完一条石板路,我来到了咸亨酒店。这家被鲁迅文化浸泡了一个多世纪的酒店,在很远处似乎就能闻其飘出的阵阵酒香。酒店古风犹存,一切如鲁迅小说《孔乙己》所状:依然是白墙黑瓦,依然是曲尺柜台,依然是条桌板凳,依然是臭豆腐、茴香豆。来此吃饭的人实在太多,我们等了半个多小时才等到一张台子。坐下来后,点了臭豆腐、茴香豆、盐水花生、霉干菜焖肉等下酒菜,慢慢品尝让孔乙己贪杯的绍兴黄酒。店门外的空地上有座真人大小的孔乙己塑像,孔乙己笑呵呵地在门口迎客,没有了当年的落魄相。其实,咸亨酒店和孔乙己早已成为一个文化符号,他们像位无声的导游,引领人们走进鲁迅的世界。

在鲁迅故里喝酒
作者:暂无 来源:贵阳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鲁迅故里 
描述:■孟祥海 在鲁迅的故乡绍兴,到咸亨酒店喝一杯绍兴老酒,真是一件难得的雅事。 古城绍兴是一座酒城,2500年的文化沉淀出了浓厚的酒文化。绍兴黄酒,天下闻名。曾几何时,“带一坛绍兴,稍两瓶腐乳”竟成了绍兴人家书中的常用语。 漫步故里,青石街,乌篷船,茴香豆,咸亨店;猎猎酒旗,处处酒香。 黄昏时分
全文:

■孟祥海

在鲁迅的故乡绍兴,到咸亨酒店喝一杯绍兴老酒,真是一件难得的雅事。

古城绍兴是一座酒城,2500年的文化沉淀出了浓厚的酒文化。绍兴黄酒,天下闻名。曾几何时,“带一坛绍兴,稍两瓶腐乳”竟成了绍兴人家书中的常用语。

漫步故里,青石街,乌篷船,茴香豆,咸亨店;猎猎酒旗,处处酒香。

黄昏时分,悠悠地踱进咸亨酒店,要一碗老酒,一碟茴香豆,一碟煮花生,坐下来,慢慢品尝。绍兴老酒,开坛芳香;入喉,甘醇馥郁;下肚则绵绵密密,荡气回肠,温和中不乏刚烈,婉转中自生豪情。千年绍兴酒,滋润了多少绍兴人;鉴湖两岸,人才辈出,文采风流,千古为之赞叹。

古有开国之祖大禹,春秋霸主勾践,书圣王羲之,山水诗鼻祖谢灵运,爱国诗人陆游,哲学大师王阳明……近有鉴湖女侠秋瑾,文学巨匠鲁迅,学界泰斗蔡元培……一个个无不氤氲了绍兴酒的芳香而永垂千古!

遐想处,不觉半碗老酒落肚,不胜酒力的我竟有些醉眼朦胧,再抿一口温润的老酒;吃一颗韧纠纠的茴香豆,竟品出了当年孔乙己那碗老酒的味道,眼前又浮现出那个“身材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夹杂些伤痕”的孔乙己先生,而今却早已物是人非,因了鲁迅的缘故,成了绍兴街头的一道靓丽的风景,成了咸亨酒店门口的招牌人物。

难忘那夜,古城绍兴那碗浓郁的老酒,还有那一颗颗韧纠纠的茴香豆!

鲁迅故里春节“祝福”
作者:暂无 来源:淮安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鲁迅故里 
描述: 2月8日,鲁迅故里绍兴正在举行“祝福”祭祀活动表演。当日是农历正月初二,鲁迅故里浙江绍兴在周家老台门模拟鲁迅小说《祝福》中的场景,进行绍兴传统年俗“祝福”场景表演。 新华社发
全文:

2月8日,鲁迅故里绍兴正在举行“祝福”祭祀活动表演。当日是农历正月初二,鲁迅故里浙江绍兴在周家老台门模拟鲁迅小说《祝福》中的场景,进行绍兴传统年俗“祝福”场景表演。 新华社发

走近鲁迅故里
作者:暂无 来源:黄冈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鲁迅故里 
描述:去绍兴旅行是我多年来的一个心愿,大抵是经受不住鲁迅先生笔下江南风情的诱惑吧。两次路过杭州,却因为时间仓促,竟与之失之交臂。想象中的绍兴游,是穿行在波光粼粼的水巷里,乌篷船、黑毡帽、茴香豆,百草园、三味书屋、咸亨酒店……它们连同古城古街的茶馆、酒肆、民居,构成一幅淡雅清新的水墨画,让人产生一种与时光沟
全文:

去绍兴旅行是我多年来的一个心愿,大抵是经受不住鲁迅先生笔下江南风情的诱惑吧。两次路过杭州,却因为时间仓促,竟与之失之交臂。想象中的绍兴游,是穿行在波光粼粼的水巷里,乌篷船、黑毡帽、茴香豆,百草园、三味书屋、咸亨酒店……它们连同古城古街的茶馆、酒肆、民居,构成一幅淡雅清新的水墨画,让人产生一种与时光沟通对接的感觉,似梦似幻,欲罢不能。

国庆长假,游兴勃发,我们和朋友一家三口乘火车抵达杭州,在萧山工作的侄女把我们接到家里安顿下来。第二天,我们便迫不及待地直奔绍兴而去。

正午时分,当我们来到鲁迅故里入口处时,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堵巨大的文化景墙,正上方镌刻有“鲁迅故里”四个大字,先生的版画头像和手迹占据了整个墙面。景墙前是一组青铜制作的雕塑作品,阿Q、孔乙己、少年润土、儿时的鲁迅……他们看上去都很活泼快乐。孩子们围着这些有趣的铜像,触摸、嬉戏、叫喊,大人们则不停地拍照留影。

随着参观的人流,我们依次进入鲁迅的故居、祖居,这些老房子的过道很长,门槛很多,那庭院深深的老台门内,那斑驳的时光隧道中,汇集了多少有趣的传说故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从土谷祠到风情园,从恒济当铺到咸亨酒店……课本中熟悉的场景在眼前一一再现,让人既感到新鲜又惊奇。如果不是拥挤的人群,喧哗的叫卖声,或许我们可以感觉到先生的某些气息……三味书屋内,先生的课桌仍在,老师的讲台仍在,只是不见了戒尺、绣像,令人怅然若失。拍完照片,我问导游“三味”之意,导游讲解说: “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如此“三味”,果真让人玩味。

沿着古色古香的街面且停且行,在灯笼和旗幡的召唤下,我们终于寻找到一家咸亨酒店,黄酒和茴香豆激不起我们的食欲,倒是孔乙己的形象和臭豆腐干让孩子们欢呼雀跃起来。我们一边品尝臭豆腐干一边拍照,有一种意犹未尽之感。

出得故里,大家念念不忘的是去坐乌篷船。然而哪里知道,好不容易排队到面前,却被告知要买联票方可。一张联票每人99元,岂不是冤哉枉也!好在沈园离此不远,于是踱步过去,但亦被告知门票每人70元,令人万分沮丧。大家坐下休息片刻,我凝视着远处先生的巨幅照壁,顿有所悟:以先生一己之力,怎能阻挡绍兴的滚滚商潮?

这不是我心目中的绍兴、先生的故里。没有了乌篷船,没有了沈园,还有隐藏在商业背后小桥流水的古城。在沈园门口,我们叫了两辆黄包车,车主一男一女,似乎是夫妻俩。师傅很热情,也很卖力,沿途不停地给我们介绍老街风景。当我们需要拍照时,他们很配合地停下来。随着黄包车一路颠簸,众多蕴含乡土情韵的古建筑也一一展现在我们眼前,那街巷、小河、老树、古井、石板路、拱桥,无一不是小城历史文化的证物……游走于狭窄的小巷里,仿佛置身先生笔下的故乡。当按下快门的那一刻,我想到了周庄,想到了乌镇,甚至想到了丽江……此刻的绍兴,终于姗姗展露出些许人文气息来,那是充满诗情画意、风情神韵的绍兴,那是远离市侩铜臭、波澜不兴的绍兴,那是诞生文化泰斗王充、蔡元培、胡愈之们的绍兴,那是滋润美丽精灵西施、唐婉、祝英台们的绍兴……

黄昏来临,我们踏上归程。薄暮中的绍兴,渐渐隐没在身后的世俗红尘之中。关上车窗,我暂时隔断了与绍兴的时空链接。在约有约无、约断约连的音乐声中,我的思绪飘得很远,很远。

[1图]鲁迅故里春节“祝福”
作者:暂无 来源:嘉兴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鲁迅故里 
描述: 2月8日,“祝福”祭祀活动后,表演者向游客“散福”。当日是农历正月初二,鲁迅故里浙江绍兴在周家老台门模拟鲁迅小说《祝福》中的场景,进行绍兴传统年俗“祝福”场景表演。■新华社发
全文:

2月8日,“祝福”祭祀活动后,表演者向游客“散福”。当日是农历正月初二,鲁迅故里浙江绍兴在周家老台门模拟鲁迅小说《祝福》中的场景,进行绍兴传统年俗“祝福”场景表演。■新华社发

[1图]鲁迅故里绍兴
作者:暂无 来源:江苏教育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鲁迅故里 
描述: 林莲 绍兴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发生了许多惊天动地的历史事件,也诞生了不少鼎鼎有名的大人物,称得上是人杰地灵。 和很多人一样,因为小时候读过教科书中鲁迅先生的文章,对于绍兴我已是耳熟能详了:醇香的绍兴酒、喷香的茴香豆、古朴的乌篷船、喧闹的社戏台、戴着乌毡帽的老船工、穿着
全文:

林莲

绍兴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发生了许多惊天动地的历史事件,也诞生了不少鼎鼎有名的大人物,称得上是人杰地灵。

和很多人一样,因为小时候读过教科书中鲁迅先生的文章,对于绍兴我已是耳熟能详了:醇香的绍兴酒、喷香的茴香豆、古朴的乌篷船、喧闹的社戏台、戴着乌毡帽的老船工、穿着长袍站着喝酒的孔乙己、刻着“早”字的三味书屋的书桌,以及那蔚蓝的天空下刺猹的小英雄……

今年,终于有机会可以亲自去那熟悉而又陌生的地方走一遭,了却我多年的心愿。来到绍兴,首先要去的地方是鲁迅故居。在故居附近,我们随处可以看到“咸亨酒店”那布制的招牌,在微风的吹拂下轻轻舞动。沿着酒店前的青石板路往下走,我们便来到了鲁迅先生的故居。故居保存得很完整,好像时间在这里已经凝固,岁月未曾留下过往的痕迹,一切都停留在先生的那个时代。故居中有很多景点,是根据先生经典小说中的场景建造的。身临其中,仿佛小说中的一幕幕故事尽现眼前。

从故居出来,热情的当地大叔向我们推荐游绍兴的线路,我们选择了其中一条――游览绍兴的古街道。一路上,大叔一边卖力地蹬着脚踏车,一边向我们介绍绍兴的历史,绍兴的台门、桥以及闻名于世的绍兴酒。车轮“吱吱”地叫着,一排排大楼向后慢慢地移动着。古色古香的房屋、街道展现在我们眼前。

当路过绍兴丁字街头古轩亭口时,我看到了矗立在阳光下的秋瑾像,不禁想起她那句“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如果又到秋叶落地时,当她看到如此繁华的街道,秋风、秋雨还会愁煞人吗?

大约过了七八分钟,我们到达了最有绍兴水乡特色的巷子。老树、小桥、流水、人家,还有时而划过的乌篷船,构成了多么惬意的一幅水墨画啊!在这里,古街、古巷、古桥古朴典雅而又不失活泼,恬淡清幽而又不缺热情,远离了大城市的喧嚣,远离了现代人的名利追逐,是现代版的“世外桃源”。在这里,带给我的不仅仅是一份平静,更多的是一种回归自然的感觉。

游完古街道,我们又来到了鲁迅先生散文中写到的社戏台。社戏台前停靠着很多乌篷船,等待着游客们的光顾。曾经听人说,来到绍兴不坐坐乌篷船,是人生中一大遗憾。踏船而上,泛舟在碧波中,荡漾在绍兴的美丽河道里,望着碧蓝的天空和不时划过眼帘的石桥,岸边时而会传来“咚咚咚”的声音,那是妇女们洗衣服时捶打衣服的声音,还有优雅、古朴的萧、笛、二胡的合奏声,是老年人聚在一起唱越剧……“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呀!经过三天的游览,就要离开之时,真有点意犹未尽的感觉,舍不得这座恬淡清幽、远离大城市喧嚣的小城市,也对这种淡泊名利、回归田园的感觉依依不舍。

这片青山秀水不但养育了大量历史名人,还是江南著名的水乡、桥乡、酒乡、戏曲之乡、书法之乡。就连它的乌篷船、乌干菜、乌毡帽、臭豆腐也无形之中渗透着文化的分量。可以说,它是江南文化乃至中国文化的一个缩影,怎能不让我留恋呢?

这次绍兴之行让我真正感受到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魅力。它的粉墙黛瓦、小桥流水、醇香的美酒、地道的越剧无不让人心醉。它的美,美在山水画般的美景;它的雅,雅在它独特的文化。它是那样的吸引人,那样的古朴而纯净。

[1图]寻访鲁迅故里
作者: 张奉连  来源:揭阳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鲁迅故里 
描述: 三味书屋,承载了鲁迅的诸多童年记忆。 对绍兴这座江南历史文化名城、鲁迅先生的故乡,我早已魂牵梦绕。鲁迅作品《故乡》、《社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描写的美景,在我脑海中无数次浮现出来:小桥流水、河边的老屋、乌篷船……今年夏天,我终于有幸前往游览。 在绍兴下了火车,买了张绍兴地图,在众
全文:

三味书屋,承载了鲁迅的诸多童年记忆。

对绍兴这座江南历史文化名城、鲁迅先生的故乡,我早已魂牵梦绕。鲁迅作品《故乡》、《社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描写的美景,在我脑海中无数次浮现出来:小桥流水、河边的老屋、乌篷船……今年夏天,我终于有幸前往游览。

在绍兴下了火车,买了张绍兴地图,在众多的旅游景点中,我第一个选定去鲁迅故居。鲁迅故居与鲁迅祖居相邻,都是清代建造的大宅。在鲁迅祖居,一进门就看到门额上挂着“翰林”两个大字的横匾。鲁迅的祖父是当官的,因一科场案件牵连,鲁迅的父亲从此便不得参加科举考试,于是积郁成疾,家道中落。鲁迅祖居和故居面积都很大,房间很多,地面铺的是大块青石板。

在鲁迅故居,穿过一条狭长的过道,便到了后面的“百草园”。百草园面积约有一亩,现在人们在这里种上蔬菜,还在一圆形门边题上对联:“仰视桑葚熟,俯听蟋蟀鸣。”这里便是鲁迅童年时代玩耍的乐园。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道:“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鲁迅夏天在这里乘凉,冬天在这里捕鸟。百草园里还有一小房子,专卖各种与鲁迅有关的纪念品。在鲁迅卧室前,我伫立良久,仿佛看到青年时代的鲁迅在灯下苦读。鲁迅故宅后来卖给了姓朱的人家,自此以后,鲁迅再也没有回过绍兴。

在鲁迅故居对面,向东不到半里,走过一座小桥,便是三味书屋了。屋子不大,这老式建筑光线很暗,鲁迅的座位在一个角落里,课桌的一角有鲁迅刻下的一个“早”字,是鲁迅勉励自己勤奋学习的。就是从这里,走出了中国现代最伟大的文学家。

鲁迅故居旁边是鲁迅纪念馆,这里陈列有鲁迅的照片、手稿、遗物,各个时期出版的鲁迅著作。在这里可了解鲁迅伟大的一生及他对中国文化运动作出的杰出贡献。鲁迅从怀着救国的抱负弃医从文,到投身爱国民主革命运动,他的一生从未放弃过用笔作武器的战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便是他的写照。

虽然时光流逝,岁月荏苒,但鲁迅的作品对我们影响之深,却依旧是不可估量的。从“五。四”运动起,鲁迅就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与旗手。他的作品向封建传统势力宣战,唤起了民众;在与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中,他的笔就是匕首和投枪。直到如今,中学语文课本中鲁迅作品仍是必不可少的。鲁迅的精神影响了中国几代人,他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奠定了中国现代文学的方向。

如今,绍兴很多旅游景点就是以鲁迅小说中的人物来建造的。游人必去之处“咸亨酒店”,门口有孔乙己塑像,里面热闹非凡,宾客如云。对许多人来说,游绍兴是必要到此吃茴香豆、喝黄酒的。商店里摆着的绍兴特产,也是茴香豆、黄酒了。在柯岩风景区,还可欣赏到《社戏》中的社戏,湖中有戏台,游客坐乌篷船,可亲自体会看社戏的滋味。还有一个凉亭的顶是仿照《阿Q正传》里的乌毡帽做的,是世界上最大的乌毡帽。

绍兴还有许多值得一游的地方,这里有秀丽的江南风光,悠久的历史文化,孕育了众多中华英杰。周恩来、蔡元培、秋瑾、陆游都是绍兴人,他们的故居也吸引不少游客。还有大禹陵、越王台。越王台上的题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至今仍激励人们不畏艰难,努力奋斗。但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还是与鲁迅有关的一切……

游鲁迅故里
作者:暂无 来源:今日德清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鲁迅故里 
描述:前天,我去了绍兴,游玩的景点可多了,有鲁迅故里、沈园、兰亭、东湖、会稽山…… 我们首先游览的是久闻大名的三味书屋。据说,旧时耕读之风盛行,家塾、私塾星罗棋布,三味书屋即为其中之一。三味书屋原名“三余书屋”。“三余”取义“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后塾师寿镜吾先生的祖父寿峰岚将“三余"
全文:

前天,我去了绍兴,游玩的景点可多了,有鲁迅故里、沈园、兰亭、东湖、会稽山……

我们首先游览的是久闻大名的三味书屋。据说,旧时耕读之风盛行,家塾、私塾星罗棋布,三味书屋即为其中之一。三味书屋原名“三余书屋”。“三余”取义“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后塾师寿镜吾先生的祖父寿峰岚将“三余"改“三味”,取“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诸子百家,味如醯醢”之意。我们去的那一天,刚好有一个三味早读的活动。我也当了一回学生。上课了,先生说:“我们先来读三字经吧。”包括我在内的很多孩子跟着老先生摇头晃脑地念起来了。念完,先生又说:“我们来对对子,我说上句,你们对下句。”老先生出了题:“五香豆”。马上就有人答上来:“臭豆腐”。老先生摸摸胡子,连说;“妙哉,妙哉!”老先生又出题:“独角兽”。稍过片刻,有人对:“比目鱼”。老先生说;“对了,当年鲁迅也是这样说的。”我没能答上一题,心中有些难过。不过,很快就忘了。

之后,我们辗转来到百草园。百草园有很多植物,有一部分我不认识。其中有一棵树,长着圆圆的果子有些像桂圆,看了资料我才知道这棵是皂荚树,绍兴俗称“肥皂树”。它的果肉可供洗涤及药用。鲁迅童年时常在树底下捡果核玩耍。除此,园内种着青菜、空心菜、竹子等植物。虽然大多是些常见的植物,但种类多,较大面积地种在一起我还是第一次见。我一下子就喜欢上这个地方了。

英溪小学302班王毓茜

拜访鲁迅故里
作者:暂无 来源:茂名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鲁迅故里 
描述:对绍兴这座江南历史文化名城、鲁迅先生的故乡,我早已魂牵梦绕。鲁迅作品《故乡》、《社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描写的美景,在我脑海中无数次浮现出来:小桥流水、河边的老屋、乌篷船……今年夏天,我终于有幸前往拜访。 在绍兴下了火车,买了张绍兴地图,在众多的旅游景点中,我第一个选定去鲁迅故居。鲁迅故居
全文:

对绍兴这座江南历史文化名城、鲁迅先生的故乡,我早已魂牵梦绕。鲁迅作品《故乡》、《社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描写的美景,在我脑海中无数次浮现出来:小桥流水、河边的老屋、乌篷船……今年夏天,我终于有幸前往拜访。

在绍兴下了火车,买了张绍兴地图,在众多的旅游景点中,我第一个选定去鲁迅故居。鲁迅故居与鲁迅祖居相邻,都是清代建造的大宅。在鲁迅祖居,一进门就看到门额上挂着“翰林”两个大字的横匾。鲁迅的祖父是当官的,因一科场案件牵连,鲁迅的父亲从此便不得参加科举考试,于是积郁成疾,家道中落。鲁迅祖居和故居面积都很大,房间很多,地面铺的是大块青石板。

在鲁迅故居,穿过一条狭长的过道,便到了后面的“百草园”。百草园面积约有一亩,现在人们在这里种上蔬菜,还在一圆形门边题上对联:“仰视桑椹熟,俯听蟋蟀鸣。”这里便是鲁迅童年时代玩耍的乐园。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道:“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鲁迅夏天在这里乘凉,冬天在这里捕鸟。百草园里还有一小房子,专卖各种与鲁迅有关的纪念品。最后,在鲁迅卧室前,我伫立良久,仿佛看到青年时代的鲁迅在灯下苦读。鲁迅故宅后来卖给了姓朱的人家,自此以后,鲁迅再也没有回过绍兴。

在鲁迅故居对面,向东不到半里,走过一座小桥,便是三味书屋了。屋子不大,这老式建筑光线很暗,鲁迅的坐位在一个角落里,课桌的一角有鲁迅刻下的一个“早”字,是鲁迅勉励自己勤奋学习的。就是从这里,走出了中国现代最伟大的文学家。

鲁迅故居旁边是鲁迅纪念馆,这里陈列有鲁迅的照片、手稿、遗物,各个时期出版的鲁迅著作。在这里可了解鲁迅伟大的一生及他对中国文化运动作出的杰出贡献。鲁迅从怀着救国的抱负弃医从文,到投身爱国民主革命运动,他的一生从未放弃过用笔作武器的战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便是他的写照。

虽然时光流逝,岁月荏苒,但鲁迅的作品对我们影响之深,却依旧是不可估量的。从“五?四”运动起,鲁迅就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与旗手。他的作品向封建传统势力宣战,唤起了民众;在与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中,他的笔就是匕首和投枪。鲁迅的精神影响了中国几代人,他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奠定了中国现代文学的方向。

如今,绍兴很多旅游景点就是以鲁迅小说中的人物来建造的。游人必去之处“咸享酒店”,门口有孔乙己塑像,里面热闹非凡,宾客如云。对许多人来说,游绍兴是必要到此吃茴香豆、喝黄酒的。商店里摆着的绍兴特产,也是茴香豆、黄酒了。在柯岩风景区,还可欣赏到《社戏》中的社戏,湖中有戏台,游客坐乌篷船,可亲自体会看社戏的滋味。还有一个凉亭的顶是仿照《阿Q正传》里的乌毡帽做的,是世界上最大的乌毡帽。

绍兴还有许多值得一游的地方,这里有秀丽的江南风光,悠久的历史文化,孕育了众多中华英杰。周恩来、蔡元培、秋瑾、陆游都是绍兴人,他们的故居也吸引不少游客。还有大禹陵、越王台。越王台上的题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至今仍激励人们不畏艰难,努力奋斗。但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还是与鲁迅有关的一切……

鲁迅故里行
作者:暂无 来源:茂名晚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鲁迅故里 
描述:何廷慈 去年秋天,我们一群老年人组成夕阳红旅行团,其中一个景点,来到了浙江省绍兴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参观了被毛主席誉为“中国文化革命主将”鲁迅先生的故里。 鲁迅故居是清代建筑,坐北朝南,砖木结构,由台门斗、大厅、大堂、正房、侧厢、杂屋等组成,共六进,每进有7—9间不等,连同后园在内,占地4000余平方
全文:

何廷慈

去年秋天,我们一群老年人组成夕阳红旅行团,其中一个景点,来到了浙江省绍兴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参观了被毛主席誉为“中国文化革命主将”鲁迅先生的故里。

鲁迅故居是清代建筑,坐北朝南,砖木结构,由台门斗、大厅、大堂、正房、侧厢、杂屋等组成,共六进,每进有7—9间不等,连同后园在内,占地4000余平方米。第一进为台门斗,挂有“翰林”匾额;第二进为平屋大堂,有大会客厅;第三进为鲁迅家史陈列厅,有鲁迅的卧室;第四进有两间楼房,有鲁迅母亲卧室;第五进为厨房,摆设有各种厨具;第六进有三间平房,中间有门通百草园。另有读书的三味书屋、节庆、祖先忌日的老台门和1953年成立的绍兴鲁迅纪念馆,2004年已易地新建绍兴鲁迅纪念馆,占地面积5500平方米,现在统称为“鲁迅故里”,总占地面积为50公顷。曾先后被中宣部、国家教委等部委评选命名为全国百家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全国优秀社会教育基地等。

鲁迅,原名 周 树人(1881.9.25~1936.10.19),享年56岁。他诞生在一个封建大家庭里,家有水田四五十亩,不愁生计。 祖父是清朝进士,当过 翰林编修。鲁迅从7岁启蒙,12岁就读三味书屋,18岁考入江南水师学堂,勤奋好学。1901年官派赴日本留学学日语,1906年入仙台学医,受孙中山革命影响,弃医从文,选择文学为武器。鲁迅给后人留下800多万字的著译,这既是鲁迅一生战斗业绩的真实纪录,又是中国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他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两句名诗,后来成为许多革命者的座右铭。毛主席说:“鲁迅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国民族新文化的方向。”《鲁迅全集》20卷,是1938年出版的,新中国成立后多次再版,已被译成英、日、俄、德、阿拉伯等50多种文字,深受各国人民喜爱,记录了这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的一生。

那次鲁迅故里行,所见所闻,得益颇多,为之一记。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