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 (15276)
期刊 (1780)
图书 (109)
抓取新闻 (52)
人物 (25)
学位论文 (24)
会议论文 (11)
按栏目分组
地方文献 (7301)
绍兴文化 (5020)
经济发展 (3300)
绍兴动态 (873)
社会生活 (746)
绍兴名仕 (37)
按年份分组
2022 (26)
2021 (19)
2020 (7)
2019 (5)
2017 (58)
2016 (127)
2015 (394)
2014 (8558)
2013 (1108)
2012 (1232)
2011 (1312)
2010 (986)
2009 (727)
2008 (662)
2007 (452)
2006 (471)
2005 (126)
2004 (129)
2003 (129)
2002 (77)
2001 (63)
2000 (69)
1999 (38)
1998 (44)
1997 (30)
1996 (37)
1995 (33)
1994 (37)
1993 (38)
1992 (18)
1991 (14)
1990 (20)
1989 (15)
1988 (21)
1987 (18)
1986 (15)
1985 (14)
1984 (19)
1983 (13)
1982 (17)
1981 (11)
1980 (3)
1979 (6)
1978 (2)
1977 (1)
1974 (1)
1972 (1)
1970 (3)
1966 (1)
1964 (1)
1963 (3)
1962 (10)
1961 (9)
1960 (15)
1959 (12)
1958 (9)
1957 (2)
1956 (3)
1955 (1)
1952 (1)
1951 (1)
1941 (1)
1936 (1)
1934 (1)
按来源分组
绍兴晚报 (3124)
天天商报 (2837)
绍兴日报 (2572)
其它 (824)
绍兴县报 (403)
钱江晚报 (161)
今日嵊州报 (132)
杭州日报 (122)
中国文化报 (121)
浙江日报 (120)
新民晚报 (111)
上海戏剧 (109)
今日嵊州 (103)
人民日报 (96)
宁波日报 (87)
嘉兴日报 (78)
今日早报 (77)
都市快报 (76)
戏文 (65)
美术报 (64)
光明日报 (64)
东方早报 (63)
中国绍兴政府门户网站 (58)
温州日报 (56)
解放日报 (55)
温州都市报 (53)
上海文汇报 (50)
中国戏剧 (50)
青年时报 (49)
温州晚报 (48)
南湖晚报 (46)
天天新报 (43)
东南商报 (42)
萧山日报 (41)
新民晚报美国版 (37)
文艺报 (35)
宁波晚报 (33)
浙江经济杂志 (33)
上虞日报 (31)
鄞州日报 (29)
人民日报海外版 (28)
北京日报 (27)
天津日报 (27)
江海晚报 (26)
余姚日报 (26)
新三门 (25)
青年报 (24)
金华日报 (23)
慈溪日报 (23)
台州晚报 (22)
湖州日报 (22)
中国酒 (22)
宁波报 (21)
剧影月报 (21)
舟山晚报 (20)
今日浙江 (20)
华东旅游报 (20)
奉化日报 (20)
今日新昌 (19)
浙江老年报 (19)
今日路桥 (19)
齐鲁晚报 (18)
纺织服装周刊 (18)
楚天金报 (18)
今日临安 (18)
贵阳日报 (18)
北京晨报 (18)
书法报 (17)
扬子晚报 (17)
南京日报 (17)
苏州日报 (17)
京华时报 (16)
天台报 (16)
兰州日报 (16)
福州晚报 (15)
常州日报 (15)
长三角 (15)
现代快报 (13)
金华晚报 (13)
合肥晚报 (13)
兰江导报 (13)
中国钢笔书法 (13)
青少年书法 (13)
今晚报 (13)
台州商报 (12)
海宁日报 (12)
京江晚报 (12)
长江日报 (12)
温岭日报 (12)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12)
浙江市场导报 (12)
东阳日报 (12)
文化交流 (12)
经贸实践 (12)
今日桐庐 (11)
无锡日报 (11)
浙江学刊 (11)
處州晚报 (11)
青田侨报 (11)
今日婺城 (11)
新食品 (11)
21世纪经济报道 (11)
政策瞭望 (11)
广州日报 (11)
侨报 (11)
每日商报 (10)
沂蒙晚报 (10)
青岛早报 (10)
文化艺术研究 (10)
今日玉环 (10)
安徽商报 (10)
山西日报 (9)
宿迁晚报 (9)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9)
劳动报 (9)
中国商贸 (9)
新商报 (9)
福建艺术 (9)
长沙晚报 (8)
楚天都市报 (8)
兰州晨报 (8)
信息时报 (8)
中华工商时报 (8)
扬州日报 (8)
常熟日报 (8)
柯桥日报 (8)
张家港日报 (8)
中国书法 (8)
保定晚报 (8)
渤海早报 (8)
城市商报 (8)
农村信息报 (7)
保定日报 (7)
丽水日报 (7)
南京晨报 (7)
揭阳日报 (7)
艺术沙龙 (7)
宁波大众 (7)
春城晚报 (7)
中国书画 (7)
富阳日报 (7)
浙江现代农业 (7)
今日科技 (7)
永康日报 (7)
晶报 (7)
深圳晚报 (7)
河北日报 (7)
舟山日报 (7)
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7)
湖北日报 (6)
临沂日报 (6)
国家电网报 (6)
黄山日报 (6)
西江日报 (6)
今日宁海 (6)
竞报 (6)
美术之友 (6)
统计科学与实践 (6)
东方城乡报 (6)
鲁南商报 (6)
书画世界 (6)
银川晚报 (6)
纺织信息周刊 (6)
剧本 (6)
糖烟酒周刊 (6)
四川日报 (6)
厦门晚报 (6)
中国纺织 (6)
浙江社会科学 (6)
上城报 (6)
文汇报 (6)
今日武义 (6)
泰州日报 (6)
鹰潭日报 (6)
戏剧文学 (6)
城乡导报 (6)
华西都市报 (5)
山西晚报 (5)
大江晚报 (5)
海峡导报 (5)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报 (5)
镇江日报 (5)
济南时报 (5)
北京商报 (5)
浙江人大 (5)
中国文物报 (5)
当代文坛 (5)
青少年书法(少年版) (5)
收藏 (5)
江西日报 (5)
今日永嘉 (5)
宁波通讯 (5)
新闻实践 (5)
义乌商报 (5)
观察与思考 (5)
书法 (5)
畲乡报 (5)
衢州日报 (5)
书法赏评 (5)
戏剧之家 (5)
戏剧报 (5)
大众文艺 (5)
老年教育(书画艺术) (5)
野草 (5)
上海艺术家 (5)
浙江画报 (5)
东方艺术 (5)
淮河晨刊 (5)
文艺理论与批评 (4)
东南文化 (4)
泰州晚报 (4)
安吉新闻 (4)
磐安报 (4)
当代戏剧 (4)
泰安日报 (4)
文物 (4)
今日建德 (4)
长安 (4)
纪实 (4)
现代商业 (4)
中国质量报 (4)
黄石日报 (4)
建筑 (4)
美术观察 (4)
艺术评论 (4)
宜兴日报 (4)
艺术科技 (4)
今日衢江 (4)
余杭晨报 (4)
毫州晚报 (4)
中国电视戏曲 (4)
中国邮政报 (4)
戏曲艺术 (4)
赣南日报 (4)
江南论坛 (4)
今日常山 (4)
酿酒科技 (4)
京郊日报 (4)
嘉兴日报平湖版 (4)
上海采风 (4)
大连日报 (4)
绍兴市政府门户网站 (4)
中国邮政 (4)
企业经济 (4)
靖江日报 (4)
今日临海 (4)
文艺争鸣 (3)
文博 (3)
青少年书法·少年版 (3)
上海金融 (3)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
焦点 (3)
荣宝斋 (3)
中国图书评论 (3)
承德民族师专学报 (3)
浙江林业 (3)
收藏家 (3)
上海教育 (3)
西江月 (3)
青少年书法(青年版) (3)
中华诗词 (3)
上海文化年鉴 (3)
老年教育·书画艺术 (3)
杭州(周刊) (3)
学理论 (3)
小作家选刊(小学生版) (3)
南国都市报 (3)
企业家 (3)
连云港日报 (3)
宏观经济管理 (3)
浙江档案杂志 (3)
青岛日报 (3)
嘉兴日报嘉善版 (3)
浙江房地产 (3)
浙江国土资源 (3)
走向世界 (3)
艺术百家 (3)
人民音乐 (3)
恩施晚报 (3)
中国审计 (3)
浙江经济 (3)
中国经济导报 (3)
新疆都市报 (3)
张家口晚报 (3)
城市开发 (3)
电影评介 (3)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3)
今日象山 (3)
辅导员 (3)
瞭望 (3)
文史杂志 (3)
浙江金融 (3)
美术大观 (3)
华夏文化 (3)
兰台世界 (3)
商丘日报 (3)
视听纵横 (3)
中国集体经济 (3)
新侨报 (2)
中国卫生监督杂志 (2)
北京:人民出版社 (2)
东方博物 (2)
电影文学 (2)
南国红豆 (2)
商情 (2)
文化市场 (2)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2)
针织工业 (2)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2)
绿色中国 (2)
中国宝玉石 (2)
书画艺术 (2)
现代妇女 (2)
产业与科技论坛 (2)
中国市场 (2)
新民周刊 (2)
中华文化画报 (2)
中国城市金融 (2)
浙江农村机电 (2)
酿酒 (2)
浙江预防医学杂志 (2)
旅游 (2)
湖北招生考试 (2)
福建文学 (2)
江南 (2)
乐器 (2)
美术研究 (2)
中国统一战线 (2)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
凉都晚报 (2)
梅州日报 (2)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 (2)
吉林教育 (2)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
科协论坛 (2)
招商周刊 (2)
新华文摘 (2)
青少年书法(青年版) (2)
金融管理与研究 (2)
中国财政 (2)
大众电影 (2)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
鲁迅研究月刊 (2)
北京:中华书局 (2)
美文(上半月) (2)
国学杂志 (2)
中国自行车 (2)
中国内部审计 (2)
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2)
当代电视 (2)
中国城市经济 (2)
浙江畜牧兽医 (2)
研究与交流 (2)
中国电子商务 (2)
黄金时代(学生族) (2)
青春 (2)
文史知识 (2)
各界(科技与教育) (2)
中学语文 (2)
小学生时空 (2)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
大众用电 (2)
中国服饰 (2)
江苏社会科学 (2)
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 (2)
包装世界 (2)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
南风 (2)
华东经济管理 (2)
红楼梦学刊 (2)
嘉兴学院学报 (2)
中国品牌与防伪 (2)
集团经济研究 (2)
企业世界 (2)
抚州师专学报 (2)
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 (2)
浙江经济报 (2)
南阳晚报 (2)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
楼市 (2)
农村经济导刊 (2)
现代经济信息 (2)
俪人(教师) (2)
东华大学 (2)
文学教育下半月 (2)
成都晚报 (2)
江干报 (2)
中国画画刊 (2)
闽西日报 (2)
人民戏剧 (2)
中国环境报 (2)
海曙通讯 (2)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2)
中国报道 (2)
城市道桥与防洪 (2)
黄河之声 (2)
青海湖 (2)
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 (2)
扬州时报 (2)
绍兴 +旅游 (2)
经济研究导刊 (2)
浙江工商 (2)
华东师范大学 (2)
中国地名 (2)
飞天 (2)
浙商杂志 (2)
民族艺术 (2)
寻根 (2)
艺术教育 (2)
烟台日报 (2)
乐山日报 (2)
合肥日报 (2)
绍兴师专学报 (2)
翠苑 (2)
家庭医学杂志 (2)
越剧 (2)
中国海关 (2)
广东人民出版社 (2)
中国集体经济·中 (2)
长治日报 (2)
书城杂志 (2)
散文 (2)
周口晚报 (2)
晚晴 (1)
南方农村报 (1)
大同日报 (1)
宝钢日报 (1)
江南大学 (1)
深圳法制报 (1)
祝您健康 (1)
幼儿教育 (1)
上海:学林出版社 (1)
优品 (1)
创意世界 (1)
半月选读 (1)
世界建筑 (1)
盐城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
幸福(悦读) (1)
语文世界(高中版) (1)
广东第二课堂(中学版) (1)
新语文学习(教师版 中学专辑) (1)
书法之友 (1)
现代企业教育 (1)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1)
企业研究 (1)
未来与发展 (1)
工商行政管理 (1)
中国价格监督检查 (1)
教学月刊(中学版下) (1)
记者观察 (1)
经济论坛 (1)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1)
中国给水排水杂志 (1)
复印报刊资料(经济史) (1)
交通企业管理 (1)
中国茶叶加工 (1)
江苏纺织 (1)
中国纤检 (1)
西安档案 (1)
浙江化工 (1)
中国水运 (1)
品牌 (1)
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 (1)
阅读与作文(高中版) (1)
建筑与文化 (1)
学理论·上 (1)
中华儿女 (1)
杭州通讯(生活品质版) (1)
社区 (1)
人生与伴侣(月末版) (1)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1)
证券导刊 (1)
广东社会科学 (1)
企业活力 (1)
饮食文化研究 (1)
松辽学刊(社会科学版) (1)
江淮文史 (1)
西部大开发 (1)
中国美术 (1)
阅读与作文(初中版) (1)
中学生阅读(新视窗) (1)
故事世界 (1)
吉林画报(教育百家 A) (1)
艺术探索 (1)
紫禁城 (1)
历史学习 (1)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1)
成都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
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
沈阳大学学报 (1)
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1)
南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1)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1)
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 (1)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
深圳:海天出版社 (1)
武汉: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 (1)
中国校外教育 (1)
新文学评论 (1)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1)
国际市场 (1)
茶世界 (1)
绍兴 +农业 (1)
绍兴 +戏曲 (1)
萧山网 (1)
山东大学 (1)
药膳食疗 (1)
中国医院 (1)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史) (1)
数字通信 (1)
农业考古 (1)
岁月(上半月)(原创版) (1)
宁夏教育 (1)
时尚旅游 (1)
中文自修 (1)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
太湖 (1)
体育世界 (1)
文史精华 (1)
中国音乐教育 (1)
小樱桃(好少年) (1)
书屋 (1)
上海档案 (1)
今日龙游 (1)
卫生经济研究 (1)
幼儿教育(教育教学) (1)
新闻记者 (1)
作文新天地(初中版) (1)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1)
管理学家 (1)
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 (1)
名作欣赏 (1)
浙江测绘 (1)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教师版 (1)
时代文学 (1)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
现代化农业 (1)
中国投资 (1)
非织造布 (1)
法学杂志 (1)
资源导刊(河南) (1)
现代渔业信息 (1)
中国港口 (1)
资料通讯 (1)
养禽与禽病防治 (1)
今日科苑 (1)
上海支部生活 (1)
杭州(生活品质) (1)
新青年 (1)
小主人报 (1)
数学大王(小学5-6年级适用) (1)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1)
上海文艺 (1)
艺海 (1)
法律与生活 (1)
兰台世界(中旬) (1)
物流与供应链 (1)
杭州(下旬刊) (1)
殷都学刊 (1)
科技智囊 (1)
杭州研究 (1)
食品科技 (1)
长寿 (1)
老年教育.书画艺术 (1)
语文教学之友 (1)
收藏投资导刊 (1)
少年大世界(初中生) (1)
中华书画家 (1)
写作(中学版) (1)
秘书工作 (1)
福建党史月刊 (1)
山西老年 (1)
中国宗教 (1)
西南教育论丛 (1)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
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 (1)
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1)
桂林:漓江出版社 (1)
北京:现代出版社 (1)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
宁波市人民政府公报 (1)
江西科技学院学报 (1)
商业经济与管理 (1)
广播电视信息 (1)
中国乡镇企业 (1)
民营视界 (1)
新西部(下旬.理论版) (1)
爱情婚姻家庭(风云人物) (1)
戏曲研究 (1)
书城 (1)
神州学人 (1)
新作文(高考在线) (1)
课外阅读(中下) (1)
新作文(高中作文指南) (1)
新作文(高考作文智囊) (1)
世界儿童 (1)
商品与质量 (1)
新课程学习(中) (1)
北京:金盾出版社 (1)
亚太经济时报 (1)
饭店现代化 (1)
(1)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1)
文学港 (1)
鲁迅研究动态 (1)
中国花卉盆景 (1)
上海鲁迅研究 (1)
Women of China(中文海外版) (1)
森林与人类 (1)
新闻爱好者 (1)
船山学刊 (1)
商业研究 (1)
电影 (1)
伴侣(A版) (1)
雨花 (1)
中国三峡 (1)
烹调知识 (1)
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
中国音乐学 (1)
中国食品 (1)
中老年保健杂志 (1)
辅导员中旬刊(学法指导) (1)
辅导员(中下旬)(教学版) (1)
语文世界(初中版) (1)
云南教育(中学教师) (1)
中老年健康 (1)
祖国 (1)
宗教学研究 (1)
中学历史教学 (1)
江海学刊 (1)
文明与宣传 (1)
科技促进发展 (1)
当代文学 (1)
中国黄金报 (1)
小城镇建设 (1)
网友世界(云教育) (1)
商场现代化 (1)
中国电力 (1)
青少年书法 青年版 下半月 (1)
东坡赤壁诗词 (1)
中国石油石化 (1)
党建文汇(上半月) (1)
考试(中考版) (1)
思想政治课教学 (1)
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1)
中国物业管理 (1)
家畜生态学报 (1)
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1)
群言 (1)
疯狂英语(教师版) (1)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1)
上海毛麻科技 (1)
中国经济报告 (1)
时代报告(学术版) (1)
时代报告(下半月) (1)
今古传奇(武侠版上半月版) (1)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
考试(高考英语版) (1)
时代青年(月读) (1)
七彩语文(写字与书法) (1)
党课 (1)
美与时代 (1)
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 (1)
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北京: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 (1)
语文天地·初中 (1)
科技与经济画报 (1)
城建监察 (1)
中国监察 (1)
中外企业家 (1)
浙江节能 (1)
江苏对外经贸论坛 (1)
茶叶 (1)
牡丹江大学学报 (1)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1)
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1)
老同志之友 (1)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1)
神州 (1)
重庆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齐鲁学刊 (1)
诗刊 (1)
中国工业经济 (1)
湖南教育(中) (1)
老年教育(长者家园版) (1)
老年教育(老年大学) (1)
四川戏剧 (1)
复印报刊资料(戏剧 戏曲研究) (1)
古今谈 (1)
班主任 (1)
金陵瞭望 (1)
中国社会导刊 (1)
书法研究 (1)
西江月(中旬) (1)
小学生阅读 (1)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1)
名作欣赏:中学阅读 (1)
满分阅读.初中版 (1)
中国职工教育 (1)
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1)
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 (1)
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1)
致富之友 (1)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1)
摩托车 (1)
海口:海南出版社 (1)
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 (1)
通化日报 (1)
科技进步与对策 (1)
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 (1)
中国服装(北京) (1)
食品与健康 (1)
黑龙江对外经贸 (1)
艺术·生活 (1)
中国保健杂志 (1)
中国棉花加工 (1)
经济工作通讯 (1)
浙江消防 (1)
中学数学教学 (1)
浙医学报 (1)
都市文化研究 (1)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1)
语文教学与研究 (1)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1)
上海会计 (1)
信息导刊 (1)
小学语文教师 (1)
水利电力出版社 (1)
爱情婚姻家庭(生活纪实) (1)
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 (1)
北京:华龄出版社 (1)
初中生 (1)
文教资料 (1)
中国骨伤 (1)
时代青年(哲思) (1)
肉类工业 (1)
上海房地 (1)
视听界 (1)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
躬耕 (1)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 (1)
出版参考:新阅读 (1)
世界知识画报(艺术视界) (1)
浙江工艺美术 (1)
安徽史学 (1)
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1)
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1)
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1)
散文·海外版 (1)
浙江政报 (1)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1)
浙江建筑 (1)
中国道路运输 (1)
北京:中国书店 (1)
语文新圃 (1)
民主 (1)
中华奇石 (1)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理论) (1)
民主与法制 (1)
上海经济 (1)
中国科技财富 (1)
小学教学研究(新小读者) (1)
考试(高考语文版) (1)
浙江省地质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 (1)
江西教育 (1)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 (1)
中国金融 (1)
经济研究参考 (1)
经济经纬 (1)
中华卫生杂志 (1)
建筑学报 (1)
大众电视 (1)
文化娱乐 (1)
轻工标准与质量 (1)
探索 (1)
名人传记(财富人物) (1)
语文教学与研究(学生版) (1)
现代中学生:阅读与写作 (1)
写字 (1)
农业经济 (1)
河南教育(高校版) (1)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初中版) (1)
东京文学 (1)
园林 (1)
素质教育博览 (1)
钟山风雨 (1)
章回小说 (1)
思维与智慧 (1)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
郑州:大象出版社 (1)
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
北京:地震出版社 (1)
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1)
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1)
承德日报 (1)
青年科学 (1)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1)
安顺晚报 (1)
中国测绘报 (1)
农村新报 (1)
绍兴 +环境 (1)
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1)
外贸与商检 (1)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1)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1)
科技致富向导 (1)
中国纺织报 (1)
中小学教学研究 (1)
参花(文化视界) (1)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1)
体育健康知识画刊 (1)
北京观察 (1)
时代主人 (1)
养生大世界(B版) (1)
江汉论坛 (1)
新广角 (1)
中国新闻周刊 (1)
北京教育(成功就业版) (1)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1)
康复 (1)
笑吧 (1)
国企 (1)
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 (1)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
中华活页文选(初三年级) (1)
21世纪营销 (1)
文学自由谈 (1)
宁夏社会科学 (1)
时代经贸·中下旬 (1)
校本教研 (1)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 (1)
大众电脑 (1)
中国电梯 (1)
浙商 (1)
发展 (1)
大江周刊(论坛) (1)
法制与经济(中旬刊) (1)
茶业通报 (1)
水路运输文摘 (1)
管理现代化杂志 (1)
中国包装工业 (1)
当代蔬菜 (1)
渔业现代化 (1)
博物(青春版) (1)
新课程(小学版) (1)
新课程(小学) (1)
长江戏剧 (1)
现代苏州 (1)
城乡建设 (1)
社会科学战线 (1)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 (1)
齐鲁艺苑 (1)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
三联书店上海分店 (1)
中国文化艺术出版社 (1)
曲艺 (1)
参花 (1)
参花(下) (1)
对外大传播 (1)
地球信息科学 (1)
晋中学院学报 (1)
复印报刊资料(先秦、秦汉史) (1)
北京纪事 (1)
浙江教育学院学报 (1)
孝感日报 (1)
今日龙湾 (1)
共鸣 (1)
对外经贸 (1)
新语文学习·高中 (1)
山丹 (1)
名人传记 (1)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1)
中国远程教育 (1)
数学通报 (1)
国际展望 (1)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 (1)
无锡教育学院学报 (1)
经营与管理 (1)
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下旬) (1)
红岩春秋 (1)
地图 (1)
企业科协 (1)
中国科技产业 (1)
中国经贸导刊 (1)
大众文艺(学术版) (1)
声屏世界 (1)
语文园地 (1)
文艺生活:下旬刊 (1)
上海交通大学 (1)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
天津人民出版社 (1)
北京:九州出版社 (1)
生活教育 (1)
黄梅戏艺术 (1)
中国科技论坛 (1)
看世界 (1)
大美术 (1)
中国连锁 (1)
商业经济 (1)
学会 (1)
浙江金融研究 (1)
研究与发展管理 (1)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
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 (1)
新西部(中旬刊) (1)
新西部(理论版) (1)
岷峨诗稿 (1)
中国三峡建设 (1)
中国京剧 (1)
福建戏剧 (1)
社会科学动态 (1)
钱经 (1)
上海:文汇出版社 (1)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1)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
梧州日报 (1)
学术交流 (1)
安徽青年报 (1)
现代农业科技 (1)
科技信息 (1)
常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1)
上海:华东化工学院出版社 (1)
今日普陀 (1)
中学生阅读(初中教研版) (1)
宁波时报 (1)
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1)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 (1)
新西部(下半月) (1)
焦作日报 (1)
考古 (1)
当代艺术 (1)
北京:研究出版社 (1)
东方企业文化 (1)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浙江) (1)
农业经济问题 (1)
福建教育(A版) (1)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1)
领导决策信息 (1)
地理学报 (1)
文献 (1)
大风 半月刊 (1)
文艺人才 (1)
艺术家 (1)
黑龙江史志 (1)
海口: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 (1)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1)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
中国人大 (1)
辅导员:上旬刊(少先队工作) (1)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1)
佳木斯日报 (1)
管子学刊 (1)
家庭生活指南 (1)
世纪 (1)
基础教育 (1)
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 (1)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1)
市场观察 (1)
中国经贸 (1)
中国旅游 (1)
西南航空 (1)
美食 (1)
语文世界(初中版) (1)
散文选刊 (1)
词刊 (1)
广东医学杂志 (1)
资源与人居环境 (1)
童话世界(A版) (1)
江苏人民出版社 (1)
兰台世界·上半月 (1)
农家女 (1)
芳草(小说月刊) (1)
中国电业 (1)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1)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
文史哲 (1)
艺术界 (1)
文苑 (1)
老人世界 (1)
聪明泉(科幻&奇幻) (1)
青年博览 (1)
北京:金城出版社 (1)
人民文学出版社 (1)
四川人民出版社 (1)
科教新报 (1)
河南日报农村版 (1)
东北之窗 (1)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文化时空 (1)
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 (1)
贵州戏剧 (1)
相关搜索词
迷恋越剧的无穷魅力
作者:暂无 来源:姑苏晚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越剧 
描述:本周日晚徐派传人钱惠丽与王派花旦单仰萍将为虞城观众再现那宝玉的痴狂,黛玉的巧笑轻颦。虞城越剧迷们—— 本报讯 (记者 张黎丽)越剧也许是迄今为止表现《红楼梦》最美的一种形式,本周日晚徐派传人钱惠丽与王派花旦单仰萍将为虞城观众再现那宝玉的痴狂,黛玉的巧笑轻颦。在演出开始之前,记者采访到了虞城的几位越剧
全文:、唱唱,时常和同样喜爱越剧的同学一起在自家的院子里面唱戏,那会不懂流派什么的,就用毛巾当甩袖。等到文革后,对越剧的热情更是一下喷发出来,对《红楼梦》是钟情的不得了。“电视里面看、收音机里面听,而且当年
“阳刚越剧”《赵氏孤儿》昨上演-本报记者独家专访“越剧王子”赵志刚
作者:暂无 来源:姑苏晚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越剧 
描述:■本报记者 蒋黎敏 由“越剧王子”赵志刚担当制作人并主演的新编越剧《赵氏孤儿》昨天下午在科文中心大剧院上演。作为新的尝试,《赵氏孤儿》打破了传统越剧惯有的“轻柔飘逸、甜糯绵细”,转而为观众呈现出一派阳刚之气。演出开始前,上海越剧院副院长、“越剧王子”赵志刚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独家专访。 记者来到赵志刚的
全文:表现,更显它刚柔并济。 在角色方面,赵志刚说,“剧中的医生为了救孤而舍弃自己的儿子,他是一个很伟大的人,经过大爱和小爱的内心挣扎之后,他义无反顾地舍换孤,并甘愿忍受16年世人唾骂的屈辱。我想塑造的就是
[2图]走村串镇,她把越剧唱到家门口
作者:暂无 来源:姑苏晚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越剧 
描述: 本报记者王森霈 提到戏曲,对于大部分城市里的人而言,现在已逐渐感到陌生。而在吴江广阔的乡镇,有这么一个人,三十年以来,对越剧的喜爱热度不减,近几年,还将早年下岗的戏曲演员重新召集起来,自掏腰包,买服装、做道具、搭舞台,把越剧、锡剧、昆曲唱到吴江每一片村镇,义务送戏近千场,约10万名观众亲
全文:

本报记者王森霈

提到戏曲,对于大部分城市里的人而言,现在已逐渐感到陌生。而在吴江广阔的乡镇,有这么一个人,三十年以来,对越剧的喜爱热度不减,近几年,还将早年下岗的戏曲演员重新召集起来,自掏腰包,买服装、做道具、搭舞台,把越剧、锡剧、昆曲唱到吴江每一片村镇,义务送戏近千场,约10万名观众亲身感受到了传统戏曲的魅力。她叫沈红英,艺名戚继仙。

八零年代,拜师戚雅仙下岗潮中,她选择创业

初见沈红英,她正在忙于中秋演出的排练。

“小的时候,受到妈妈的影响,喜欢听越剧。”沈红英说,拜师越剧名家戚雅仙之后,她从此与越剧结下一生的缘分。

沈红英是土生土长的吴江农村人,1980年,高中毕业后,她进入铜罗文化站工作,参与排练越剧《血手印》,1982年,在平望的一次演出中,越剧表演艺术家戚雅仙看到了沈红英的表演,发现其不管从唱腔、身段还是扮相各方面都与自己年轻时相当神似,因为投缘,戚雅仙正式收沈红英为徒,亲授艺名戚继仙。

在之后的越剧生涯中,沈红英先后揽得江浙沪多项越剧比赛大奖,1988年,在上海瑞金剧场参加戚派演唱会,她演出《相笺泪》,成为经典一幕。

越剧伴着沈红英度过桃李年华,在结婚生子之后,她脱离了专业的越剧演出一段时间。上世纪90年代,一批戏剧团体解散,大量的演员下岗。1999年,沈红英,也走上了创业之路。

沈红英说,那时自己开了这家旅行社,创业之初,工作忙,孩子小,但是自己一直惦记这越剧,因为,那时的年龄正是作为一名越剧演员的黄金时期,不唱,太可惜了,会终身遗憾。“当时的心情,真的很着急,可也没办法。”

十年之后,演员再聚首自掏腰包,搭起唱戏台

“再不唱,就老了,唱不动了。”2009年,沈红英了解到,早年下岗的演员,日子过得多比较艰苦。这些人的年龄大都已经在45岁左右,再就业,也很不容易。她通过多种渠道,把早年活跃在吴江一带的越剧演员召集起来,希望大家一起能再唱越剧。吕苗茜就是其中一位。

“我从没想到还会再唱越剧。”吕苗茜说,她原本是吴江越剧团的一名演员,2000年左右,越剧团解散了,她就到宾馆里打工,一干就是四年,之后,这里干干、那里做做。因为16岁学戏,没什么文化和技能,年龄又逐渐大了,下岗之后,生活确实有点颠簸。沈红英把大家召集起来后,她听说还能再唱越剧,就动了心,“毕竟,我们从小学艺,基本功扎实,拾起来并不难。”

吕苗茜说,演出是需要成本的,服装道具到上海、浙江买一次就是一万多,请乐队录制一次伴奏带就是一万多,加上演出的场地布置,以及人工、交通、吃饭成本,加起来,费用并不少,而这些,都是沈红英自掏腰包。

就这样,2010年,他们走村串镇,把越剧唱到了居民家门口,吴江每个乡镇都留下了他们的身影,每到一处,都受到乡亲们好评,也赢得许多新的“粉丝”。

粉丝支持成最大动力“圆梦义演”获理解支持

沈红英说,观众的支持是演下去最大的动力。在她记忆中,一次在同里古戏台演出时,有忠实的“粉丝”搬着板凳追剧,下大雨了,衣服上都能拧出水来,依然坚持着。“我们当时就在想,怎么还不去躲雨啊。”沈红英说,虽然地方小、名气不比流行歌星,但是,她也有着自己的粉丝,常常演出结束会有人拿着专辑找演员们签名。

沈红英和她的小姐妹的坚持,赢得当地百姓喜爱,也得到了更多的支持。许多次义务演出中,他们常常能得到当地村镇、热心观众给的一些盒饭、水,也有时,会有千把块钱的补贴。同里古镇还特别支持他们在古戏台定期演出。这些收入,虽然不多,但也能够适当补贴演出成本,社会的理解,也让他们有了更多演下去的信心。

沈红英说,是爱好让她坚持,她现在所做的就是圆一个梦想,她喜欢越剧。她说,创业之后,她有了一点积蓄,同时,家人对她的做法也很理解。尽管现在还存在着排练场地、经费支出等多方面的困难,但是,只要自己还有能力,她就会一直唱下去,让吴江村镇百姓感受戏曲文化的魅力。

小区阿姨把普法唱成越剧
作者:暂无 来源:姑苏晚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越剧 
描述:本报讯(记者李龙兴通讯员心原)前几天,苏州工业园区湖西社工委联合颐华律师事务所在星海生活广场开展“六五普法促和谐,律师送法进社区”活动,现场分发普法资料,专业律师提供免费法律咨询。 精美的《湖西社工委“六五”普法成果汇编》、各类普法资料吸引不少人驻足,一位女士看着“法律咨询”的牌子,怯生生地问:
全文:本报讯(记者李龙兴通讯员心原)前几天,苏州工业园区湖西社工委联合颐华律师事务所在星海生活广场开展“六五普法促和谐,律师送法进社区”活动,现场分发普法资料,专业律师提供免费法律咨询。 精美的《湖西
因共同的爱好登上同一个舞台-越剧迷三香大舞台上秀一把
作者:暂无 来源:姑苏晚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越剧 
描述:首席记者李龙兴摄影张健 市民大舞台的选手,首次在观众面前亮相啦。昨晚7时,由沧浪区委宣传部、姑苏晚报、沧浪区文体局联合主办的“姑苏晚报”杯沧浪市民大舞台,在三香广场举行首场越剧复赛,28名选手登上大舞台进行激烈比拼。一曲曲韵味十足的越剧片段,吸引五六百名市民观看,许多观众还情不自禁地与台上选手一起哼
全文:

首席记者李龙兴摄影张健 市民大舞台的选手,首次在观众面前亮相啦。昨晚7时,由沧浪区委宣传部、姑苏晚报、沧浪区文体局联合主办的“姑苏晚报”杯沧浪市民大舞台,在三香广场举行首场越剧复赛,28名选手登上大舞台进行激烈比拼。一曲曲韵味十足的越剧片段,吸引五六百名市民观看,许多观众还情不自禁地与台上选手一起哼唱,吊足胃口。 张雪珍阿姨的一曲《白蛇传》选段,拉开了复赛的序幕。“这段红楼梦的《劝黛》,唱得真好,这个小姑娘还真的有越剧功底。 ”当3号选手郁亚静演唱时,站在舞台左侧听得有滋有味的沈好婆如是说。 23岁的郁亚静还是一名在校大学生,喜欢唱越剧,是爸爸把她领入门的。她在学校里还办了一个戏曲社团。走下舞台的郁亚静告诉记者,“这次比赛,我爸爸报的是沪剧,自己报的是越剧。 ”来自吴中区光福镇66岁的选手叶迎前,演唱的《叹一点钟》,唱腔、音调都十分到位。老叶说,他从小就喜欢听戏曲,但学唱越剧才四年,报名参加市民大舞台后,天天练习几小时。吴江市铜罗中学61岁退休老师屠咪咪的《菱花镜》,唱得字正腔圆,博得评委和观众一致好评。她年轻时就爱好越剧、沪剧,还是吴江市戏曲协会的会员,平时也经常参加演出和比赛。 参赛选手吕成芳14岁就开始学戏曲,她第一次学的越剧《红楼梦》至今还能倒背如流,现在她经常在木渎园林里唱昆曲《牡丹亭》。昨晚她在参赛时演唱了《平常日子》,唱功确实不平常。 61名越剧组选手,前期分“退休组”和“上班组”两个小组进行预赛,最后28名选手进入昨晚的复赛,选手中年龄最大的已是80岁。50岁以上退休组预赛的34名选手,个个多才多艺,又都是忠实的铁杆越剧迷。“上班组”的31名选手都很年轻,他们中有上班族、在校大学生,还有盲人选手。因共同的爱好,登上了同一个舞台,大胆地秀了一把。“这个市民大舞台,真是老百姓自己的舞台,群众参与性强,希望今后能够长期办下去。 ”不少观众都这样表示。 今天晚上,越剧组决赛将继续在三香广场举行,15名进入决赛的选手将献上更加精彩的节目,并将产生多位市民越剧明星,喜欢越剧的市民千万不要错过机会。 花絮>>> 六龄孩童看得聚精会神 在人山人海的观众席上,一个身穿红色衣服,站在椅子上看得津津有味的小女孩很是惹眼,小女孩目不转睛地看着舞台上的表演,甚至比周边的一些戏曲发烧友还投入。 小女孩的爷爷告诉记者,孩子的名字叫孙欣妤,今年才6岁,上幼儿园中班。从《姑苏晚报》上得知这里有戏曲表演后,吃过晚饭就在爷爷奶奶的陪同下,从附近的家中赶来。孩子的爷爷告诉记者,孩子以前从没有接触过戏剧,这次是想趁机会带她过来感受感受戏曲的魅力。没想到,孩子竟然如此的喜欢。他说,回去准备和孩子的爸爸妈妈商量商量,让孩子去学学戏曲。记者问小欣妤的感受时,还没有从戏曲中回过神来的小孩子愣了一下说:喜欢。 老夫妻不逛超市改看戏 拎着一个超大环保购物袋的一对老夫妻站在观众席边上,一边看戏一边打着节拍跟在后面哼着。这位姓张的老人告诉记者,吃过晚饭后,老两口从彩香新村的家中走过来,准备到超市里买点家中缺少的日用品。到这里一看,广场上人头攒动。有人在唱戏,激动的两位老人就被吸引过来了。 一个节目看完后,老太太才记起自己是过来到超市购物的,就叫老伴去超市自己留下来看戏。可是老伴也不愿意去逛超市而放弃看戏,便希望老太太去买东西,自己留下看戏。你推我,我推你,大家都不愿意放弃看戏,于是就都留了下来。 儿童游乐项目遭人冷落 在三香广场上有一个儿童游乐项目,由于供孩子玩耍,这里每天都大受孩子家长的关注。可是在昨天晚上,记者发现,这里却基本没有了人气,市民的目光竟全被市民大舞台给吸引住了。 一位在附近卖玩具的小贩告诉记者,原本这里每天围观的市民都很多,现在竟然遭到了冷落。他说,看来还是市民大舞台吸引人呀。 他说,说实话,市民大舞台这样的活动确实很好,夏天的夜晚,就应该常常举办这样的广场文艺活动,让市民尤其是老年人一边纳凉一边看戏真开心。他开玩笑地说,我一边挣钱一边也能饱饱耳福。 (记者高小花)

[1图]鲁迅故里行
作者:暂无 来源:姑苏晚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鲁迅故里 
描述: ■吴中山人 春暖花开,阳光明媚,我们一行人漫步在文化底蕴深厚的历史名城―――鲁迅故里绍兴。 话说绍兴历史悠久,素有"水乡、桥乡、酒乡、书法之乡、名士之乡"之美誉。这里既是"鱼米之乡",更以"人杰地灵"而闻名。例如历史上的治水英雄大禹,越王勾践,书圣王羲之,爱国诗人陆游等;近代巾帼英雄秋瑾,
全文:

■吴中山人

春暖花开,阳光明媚,我们一行人漫步在文化底蕴深厚的历史名城―――鲁迅故里绍兴。

话说绍兴历史悠久,素有"水乡、桥乡、酒乡、书法之乡、名士之乡"之美誉。这里既是"鱼米之乡",更以"人杰地灵"而闻名。例如历史上的治水英雄大禹,越王勾践,书圣王羲之,爱国诗人陆游等;近代巾帼英雄秋瑾,学界泰斗蔡元培,文化巨匠鲁迅;当代伟人周恩来总理……英才辈出,引人景仰。毫不夸张地说,倘若你来到这里,一不小心就会跨入一个美丽传说的小弄堂,走近了一个名人的故居,同时还会拥有一份水乡的悠闲和宁静,甚至找到你那美好的回忆和童年欢乐生活的缩影。

曾记得我的童年和学生时代,对"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鲁迅先生略知一二,特别仰慕。十年动乱时候,当时我还在读小学和初中,是在明月湾的秦家祠堂和老家汉三房里,与鲁迅的童年也有点相像。但老师教我们鲁迅先生的那句诗至今还在耳边回响,"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熟读并牢记着。但似懂非懂,后来才明白在那"千万不忘阶级斗争"的年代,需要"横眉冷对" 的立场,更需要树立"甘为孺子牛"的思想,今天,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带着好奇的目光,来到了鲁迅故里,如愿以偿,一睹风采。

一下车,呈现在我面前的有一方近4米高,宽10多米长,厚30多厘米的巨型花岗石雕版画墙,映入眼帘的是"鲁迅故里"四个大字,鲁迅的头像高出那么一截,整体好像采用了阴刻雕法,俨然一幅"鲁迅木刻版画",文学巨匠之形象更显威严高大,大概也是创新而永久性的旅游广告标志吧。想当年,鲁迅先生就在这里成长、生活。经过如今的保护和修缮,这里再现了鲁迅当年生活的故居、祖居、三味书屋和百草园的原貌,咸亨酒店也穿插其间,一条小河从鲁迅故居门前流过,乌篷船在河上晃晃悠悠,此情此景不能不让人想起鲁迅作品中那些场景。

我们先来到了鲁迅家的祖居,然后过一条窄小的长河,在平石板桥下有穿梭而过的乌篷船。我们来到了对面的"三味书屋"。大家仔细而认真地听着导游的介绍。"三味书屋"本是三开间的小花厅,原来是寿镜吾先生家的书房。坐东朝西,北临小河,与周家老台门隔河相望,是晚清浙江绍兴府城内著名私塾,鲁迅12岁至17岁就在此求学有5年。"三味书屋"原名叫"三余书屋"。"三余"指"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意思是劝勉学子利用"三余"之时刻苦勤学。后来寿镜吾先生的祖父将"三余"改为"三味"。那么这"三味"又是什么意思呢?原来,"三味"取自"读经味如稻、梁,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音希海,即醋和肉酱)"的古语。据寿镜吾的孙子回忆,他祖父对"三味书屋"含义的解释是"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布衣就是老百姓,"布衣暖"就是甘做老百姓,不去当官当老爷;"菜根香"就是满足于粗茶淡饭,不羡慕、不向往于山珍海味的享受;"诗书滋味长"就是认真体会诗书的深奥内容,从而获得深长的涵养。据说这是寿镜吾老先生的父亲寿韵樵亲手拟定的,要子孙认真体会,身体力行。匾额下方是一张松鹿图,两旁屋柱上有"至乐无声唯孝弟,太羹有味是诗书"一副抱对,匾和抱对皆为清代书法家梁同书的手笔。鲁迅的座位在书房的东北角,这张硬木书桌是鲁迅使用过的原物,是真是假很难分辨;桌面右边有一个鲁迅亲手刻下"早"字,可惜拦着不能亲眼目睹。我们听着小导游讲着故事," 一次鲁迅上课迟到,受到先生的严厉责备。他就在自己课桌的右边桌沿上刻了这个'早'字,时时提醒自己,此后果然就没有迟到过"。三味书屋旁边披屋的墙上挂着"早"字图片。实际三味书屋真有点昏暗、枯燥、森严而无味。转而我们来到后小园,这里种有两棵桂花树和一棵腊梅树,听说这棵腊梅树已有一百多年的寿命。鲁迅在三味书屋读书时,常和同学们就近来小园嬉戏玩耍,在这方小天地里抓蟋蟀,找蝉蜕,看蚂蚁背苍蝇等。但导游告诉我们这里并不是"百草园"。我一边听着介绍,一边拍照,不知不觉又拉下了。但这里真得感谢那现代化的"录音助听器",尽管相距很远,我还是听得一清二楚,就是余兴未尽。

想到下一站就是"百草园"了,我赶紧加快步子跟上了大部队,路过小桥,穿过小巷,一边还背诵着"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大约走了将近300米石板路终于到了百草园,这里的一切真是那么清新、亮丽、神奇。

这座"百草园",如今仍好好地保留在周家祖宅的后院里。各个家族在这个园里都种有一些瓜菜,有的地块秋后还被用来做晒场,但因园子大而显得空旷。百草园分为北边的"小园"和南面的"大园"两区。虽无明确分界,但从实地观察略辨一二。小园在北,西北角突出,面积仅为大园的四分之一。大园在南,占地较大,西边有一垛长达四十多米、高约一米的泥墙,作为与西邻梁家后园的分界线。在泥墙的南端,即与鲁迅家后门墙角接壤处,有块刻有"梁界"两字的界碑。据导游说,这块界石和这垛被鲁迅称为"有无限趣味"的"短短的泥墙"至今仍留存如故。至于菜畦当然是新种的,石井在旧址上,但井栏一点也不光滑,估计是新置的;园子里的皂荚树并不高大,也许新种的吧;倒是两棵桑葚长的如此高大。还有那一年一种的油菜花已经黄澄澄的,这里充满着一片生机。至于鸣蝉、黄蜂、叫天子、油蛉、蟋蟀、蜈蚣,还有斑蝥,肯定让我们游客惊扰或被统统赶走了。还有那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爬满了围墙,倒又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我想,这么一个普通的园子,何以被鲁迅写得那么具有魅力和情趣呢?!至于鸣蝉、黄蜂、菜花、叫天子、油蛉、蟋蟀、蜈蚣、斑蝥、何首乌、木莲、覆盆子这么多景物,我们乡下应有尽有,就是不会描写,或者像流水账一样毫无生气地罗列而已,而鲁迅用生动、细腻地笔触展现在我们的眼前。他的散文,无论是状物、叙事、还是写人都真实得体,放得开收得拢。他那空间描述由远及近、由高到低;从身边脚下到眼前,从静到动、动中有静,先夏后冬,对百草园的景物作了有层次的描述。另外,我认为百草园的清新、亮丽、神奇与三味书屋的昏暗、枯燥、森严、无味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后分别包含了作者强烈的褒贬之情,真不愧为大家啊!

我漫步在这条水乡古城经典风貌的石板路上,不胜感慨万千。

[1图]《董小宛与冒辟疆》下月苏艺上演
作者:暂无 来源:姑苏晚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越剧 
描述: 本报讯(记者王可)8月2日、3日,南通艺术剧院大型原创古装越剧《董小宛与冒辟疆》将亮相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明末四公子”之一冒辟疆与“金陵八艳”之一董小宛之间一段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将在细腻抒情、柔和婉约的越剧演绎下,散发别样魅力。 越剧《董小宛与冒辟疆》叙述了明末清初社会变革时期,秦淮河歌
全文:

本报讯(记者王可)8月2日、3日,南通艺术剧院大型原创古装越剧《董小宛与冒辟疆》将亮相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明末四公子”之一冒辟疆与“金陵八艳”之一董小宛之间一段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将在细腻抒情、柔和婉约的越剧演绎下,散发别样魅力。

越剧《董小宛与冒辟疆》叙述了明末清初社会变革时期,秦淮河歌妓董小宛爱慕复社四公子之一的冒辟疆,与之还乡遭遇冷落却无怨无悔,终以其真善美感动冒家上下,赢得真挚爱情的故事,表现了爱与恨、生与死这一永恒主题。

据悉,著名剧作家罗怀臻任该剧编剧,著名导演杨小青担任总导演,著名唱腔设计家、上海越剧院陈均,著名舞美设计师、中央戏剧学院教授边文彤等分别担任唱腔和舞美设计。主演方面,董小宛由优秀青年越剧演员徐柳飞主演,她为王派传人,唱腔委婉优雅,韵味浓厚,扮相俊美靓丽,演技细腻传神;冒辟疆则由范派小生范晓萍饰演,她一亮场,一开口,便将富有诗情画意的越剧魅力展现了出来,在和徐柳飞的一唱一和中,凄美的爱情故事再现,浓浓情感的抒发优美独到,紧紧地抓住了观众的心,让观众跨越漫长时空,领略冒董爱情散发出来的堪比“梁祝”的悲剧力量。

越剧《红楼梦》周末上演
作者:暂无 来源:姑苏晚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越剧 
描述:本报讯 (记者 朱哥) 10月21日晚,新版越剧《红楼梦》将在科文中心大剧院上演。赵志刚、方亚芬等著名越剧演员联袂登场。这次来苏演出的新版越剧《红楼梦》,由“越剧王子”赵志刚和“袁派红角”方亚芬领衔主演。该剧将在原汁原味传承尹派和袁派唱腔精髓的基础上,融入当代审美情趣,令广大越剧迷体味经典改版后的魅
全文:

本报讯 (记者 朱哥) 10月21日晚,新版越剧《红楼梦》将在科文中心大剧院上演。赵志刚、方亚芬等著名越剧演员联袂登场。这次来苏演出的新版越剧《红楼梦》,由“越剧王子”赵志刚和“袁派红角”方亚芬领衔主演。该剧将在原汁原味传承尹派和袁派唱腔精髓的基础上,融入当代审美情趣,令广大越剧迷体味经典改版后的魅力。据悉,这次上海越剧院一团选择在新落成的科文中心大剧院演出,将在舞美、灯光上花大力气,进行更加华丽的舞台包装,希望献给苏州观众两场越剧经典佳作。 记者获悉,新版《红楼梦》 票价为 500元(VIP)、300元、200元和100元。

“阳刚越剧”《赵氏孤儿》-本周六科文开唱
作者:暂无 来源:姑苏晚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越剧 
描述:本报讯(记者 蒋黎敏)由“越剧王子”赵志刚担当制作人并主演的新编越剧《赵氏孤儿》将于3月21日在科文中心大剧院上演。作为国家话剧院副院长王晓鹰的戏曲处女作,作为赵志刚力图为越剧男女合演开拓新局面的尝试,《赵氏孤儿》打破了传统越剧贯有的“轻柔飘逸、甜糯绵细”,转而为观众呈现出一派阳刚之气。 《赵氏孤儿
全文:

本报讯(记者 蒋黎敏)由“越剧王子”赵志刚担当制作人并主演的新编越剧《赵氏孤儿》将于3月21日在科文中心大剧院上演。作为国家话剧院副院长王晓鹰的戏曲处女作,作为赵志刚力图为越剧男女合演开拓新局面的尝试,《赵氏孤儿》打破了传统越剧贯有的“轻柔飘逸、甜糯绵细”,转而为观众呈现出一派阳刚之气。 《赵氏孤儿》可谓是一出“非常态越剧”。古朴厚重的舞美一改传统越剧舞台或精致华美或山清水秀的风格;往日柔美委婉的音乐被一种颇有气势的音乐代替;“越剧王子”赵志刚再也不是昔日温文尔雅的“书生气”,而以大段慷慨激昂甚至声嘶力竭的念白展现阳刚之气,只有当赵志刚开口唱时才让人幡然“醒悟”:这是越剧,是正宗的尹派。 尽管出身戏曲家庭,一度还当过黄梅戏演员,执导了近20年话剧的王晓鹰却在2004年才首度涉足戏曲导演,并选择了越剧《赵氏孤儿》作为了自己的“处女作”。对此,其表示,这既是被赵志刚的艺术执着打动,也是由于这个题材本身很有吸引力,比较适合现代舞台的开掘。越剧舞台上融合了话剧中的大气和阳刚,对越剧观众的确是新鲜的。 在越剧《赵氏孤儿》中,已过“不惑”之年的赵志刚,勇敢地卸下“越剧王子”的古代招牌,在扮演程婴的后半部戏里蓄上了“胡须”。30年前,赵志刚从艺伊始,主攻的正是老生行当,这回饰演程婴,让他有机会回归“须生”,也让戏迷们有幸在他所饰的才子佳人题材和缠绵委婉的风格之外,又寻找到一种厚重的质感。

[1图]越剧明星版《梁祝》下月开明上演
作者:暂无 来源:姑苏晚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越剧 
描述: 本报讯(记者王可)五十多年前,一部越剧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在全国上映时引起轰动,打破了当时电影放映的历史记录。作为我国首部自力更生制作出来的彩色片,《梁祝》被誉为“中国版罗密欧与朱丽叶”,连喜剧大师卓别林也曾被它感动得热泪盈眶。8月3日19:30,汇聚吴凤花、吴素英、李敏、陈飞等各路越剧名
全文:

本报讯(记者王可)五十多年前,一部越剧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在全国上映时引起轰动,打破了当时电影放映的历史记录。作为我国首部自力更生制作出来的彩色片,《梁祝》被誉为“中国版罗密欧与朱丽叶”,连喜剧大师卓别林也曾被它感动得热泪盈眶。8月3日19:30,汇聚吴凤花、吴素英、李敏、陈飞等各路越剧名家的新型越剧明星版《梁祝》,将在开明大剧院上演。届时,用越剧语汇演绎的《梁祝》,在庆祝越剧新百年的同时,还能展现吴越文化的独特魅力。

越剧,走过百年历程,成为全国第二大剧种,并且被文化部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8月3日上演的越剧明星版《梁祝》是在传统经典名剧的基础上改编而成,它吸取了原《梁祝》的精华,在灯光、舞美、服装、道具等方面进行了重新设计制作,美轮美奂的舞台景观,著名作曲家何占豪、陈纲所作的同名小提琴协奏曲贯穿全剧,使表现手段与剧情更加融合,让剧迷们完全融入故事之中,切身感受“梁祝”的浪漫爱情,领略越剧经典的魅力。

该剧由江浙沪闽等地十大越剧院团联袂打造,同时汇集了当今越剧最具人气的八大流派和当今越剧舞台上最优秀的演员。多名演员扮演同一角色,各流派唱腔同台演绎,充分展现了吴越文化的精华。一对又一对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演员扮演的“梁山伯、祝英台”出现在舞台上,每次都能令观众大声喝彩、掌声雷动。该剧在演出中经过无数次细节打磨,日趋完善,逐渐成就了现在集艺术、观赏、自然、生动、感人于一体的明星版《梁祝》。在众多明星的低吟轻唱中,苏城越剧迷们将在享受经典剧目的同时,欣赏到各个越剧流派的特点与神韵,让大家置身于一幅流传千年的爱情画卷中,感受中国越剧各大流派独特魅力以及当今越剧界众多著名演员的风采。

值得一提的是,该剧在2008年7月至2011年8月期间,先后在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河北、山西、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香港、澳门、台湾等省市的近百个城市演出近两百场,走遍了全国各个省会城市,完成了越剧发展史上的一个壮举,成为中国越剧创新史上的又一个新的里程碑,而且所到之处收获了当地市民的热烈欢迎,演出获得巨大成功,圆了“越剧走遍全国”之梦。此外,该剧曾飞赴法国、美国演出,拉开世界巡演的序幕,向世界展示中国戏曲经典,传扬吴越文化精髓。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