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 (15276)
期刊 (1780)
图书 (109)
抓取新闻 (52)
人物 (25)
学位论文 (24)
会议论文 (11)
按栏目分组
地方文献 (7301)
绍兴文化 (5020)
经济发展 (3300)
绍兴动态 (873)
社会生活 (746)
绍兴名仕 (37)
按年份分组
2022 (26)
2021 (19)
2020 (7)
2019 (5)
2017 (58)
2016 (127)
2015 (394)
2014 (8558)
2013 (1108)
2012 (1232)
2011 (1312)
2010 (986)
2009 (727)
2008 (662)
2007 (452)
2006 (471)
2005 (126)
2004 (129)
2003 (129)
2002 (77)
2001 (63)
2000 (69)
1999 (38)
1998 (44)
1997 (30)
1996 (37)
1995 (33)
1994 (37)
1993 (38)
1992 (18)
1991 (14)
1990 (20)
1989 (15)
1988 (21)
1987 (18)
1986 (15)
1985 (14)
1984 (19)
1983 (13)
1982 (17)
1981 (11)
1980 (3)
1979 (6)
1978 (2)
1977 (1)
1974 (1)
1972 (1)
1970 (3)
1966 (1)
1964 (1)
1963 (3)
1962 (10)
1961 (9)
1960 (15)
1959 (12)
1958 (9)
1957 (2)
1956 (3)
1955 (1)
1952 (1)
1951 (1)
1941 (1)
1936 (1)
1934 (1)
按来源分组
绍兴晚报 (3124)
天天商报 (2837)
绍兴日报 (2572)
其它 (824)
绍兴县报 (403)
钱江晚报 (161)
今日嵊州报 (132)
杭州日报 (122)
中国文化报 (121)
浙江日报 (120)
新民晚报 (111)
上海戏剧 (109)
今日嵊州 (103)
人民日报 (96)
宁波日报 (87)
嘉兴日报 (78)
今日早报 (77)
都市快报 (76)
戏文 (65)
美术报 (64)
光明日报 (64)
东方早报 (63)
中国绍兴政府门户网站 (58)
温州日报 (56)
解放日报 (55)
温州都市报 (53)
上海文汇报 (50)
中国戏剧 (50)
青年时报 (49)
温州晚报 (48)
南湖晚报 (46)
天天新报 (43)
东南商报 (42)
萧山日报 (41)
新民晚报美国版 (37)
文艺报 (35)
宁波晚报 (33)
浙江经济杂志 (33)
上虞日报 (31)
鄞州日报 (29)
姑苏晚报 (28)
人民日报海外版 (28)
北京日报 (27)
天津日报 (27)
江海晚报 (26)
余姚日报 (26)
新三门 (25)
青年报 (24)
金华日报 (23)
慈溪日报 (23)
台州晚报 (22)
湖州日报 (22)
中国酒 (22)
宁波报 (21)
剧影月报 (21)
舟山晚报 (20)
今日浙江 (20)
华东旅游报 (20)
奉化日报 (20)
今日新昌 (19)
浙江老年报 (19)
今日路桥 (19)
齐鲁晚报 (18)
纺织服装周刊 (18)
楚天金报 (18)
今日临安 (18)
贵阳日报 (18)
北京晨报 (18)
书法报 (17)
扬子晚报 (17)
南京日报 (17)
苏州日报 (17)
京华时报 (16)
天台报 (16)
兰州日报 (16)
福州晚报 (15)
常州日报 (15)
长三角 (15)
现代快报 (13)
金华晚报 (13)
合肥晚报 (13)
兰江导报 (13)
中国钢笔书法 (13)
青少年书法 (13)
今晚报 (13)
台州商报 (12)
海宁日报 (12)
京江晚报 (12)
长江日报 (12)
温岭日报 (12)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12)
浙江市场导报 (12)
东阳日报 (12)
文化交流 (12)
经贸实践 (12)
今日桐庐 (11)
无锡日报 (11)
浙江学刊 (11)
處州晚报 (11)
青田侨报 (11)
今日婺城 (11)
新食品 (11)
21世纪经济报道 (11)
政策瞭望 (11)
广州日报 (11)
侨报 (11)
每日商报 (10)
沂蒙晚报 (10)
青岛早报 (10)
文化艺术研究 (10)
今日玉环 (10)
安徽商报 (10)
山西日报 (9)
宿迁晚报 (9)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9)
劳动报 (9)
中国商贸 (9)
新商报 (9)
福建艺术 (9)
长沙晚报 (8)
楚天都市报 (8)
兰州晨报 (8)
信息时报 (8)
中华工商时报 (8)
扬州日报 (8)
常熟日报 (8)
柯桥日报 (8)
张家港日报 (8)
中国书法 (8)
保定晚报 (8)
渤海早报 (8)
城市商报 (8)
农村信息报 (7)
保定日报 (7)
丽水日报 (7)
南京晨报 (7)
揭阳日报 (7)
艺术沙龙 (7)
宁波大众 (7)
春城晚报 (7)
中国书画 (7)
富阳日报 (7)
浙江现代农业 (7)
今日科技 (7)
永康日报 (7)
晶报 (7)
深圳晚报 (7)
河北日报 (7)
舟山日报 (7)
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7)
湖北日报 (6)
临沂日报 (6)
国家电网报 (6)
黄山日报 (6)
西江日报 (6)
今日宁海 (6)
竞报 (6)
美术之友 (6)
统计科学与实践 (6)
东方城乡报 (6)
鲁南商报 (6)
书画世界 (6)
银川晚报 (6)
纺织信息周刊 (6)
剧本 (6)
糖烟酒周刊 (6)
四川日报 (6)
厦门晚报 (6)
中国纺织 (6)
浙江社会科学 (6)
上城报 (6)
文汇报 (6)
今日武义 (6)
泰州日报 (6)
鹰潭日报 (6)
戏剧文学 (6)
城乡导报 (6)
华西都市报 (5)
山西晚报 (5)
大江晚报 (5)
海峡导报 (5)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报 (5)
镇江日报 (5)
济南时报 (5)
北京商报 (5)
浙江人大 (5)
中国文物报 (5)
当代文坛 (5)
青少年书法(少年版) (5)
收藏 (5)
江西日报 (5)
今日永嘉 (5)
宁波通讯 (5)
新闻实践 (5)
义乌商报 (5)
观察与思考 (5)
书法 (5)
畲乡报 (5)
衢州日报 (5)
书法赏评 (5)
戏剧之家 (5)
戏剧报 (5)
大众文艺 (5)
老年教育(书画艺术) (5)
野草 (5)
上海艺术家 (5)
浙江画报 (5)
东方艺术 (5)
淮河晨刊 (5)
文艺理论与批评 (4)
东南文化 (4)
泰州晚报 (4)
安吉新闻 (4)
磐安报 (4)
当代戏剧 (4)
泰安日报 (4)
文物 (4)
今日建德 (4)
长安 (4)
纪实 (4)
现代商业 (4)
中国质量报 (4)
黄石日报 (4)
建筑 (4)
美术观察 (4)
艺术评论 (4)
宜兴日报 (4)
艺术科技 (4)
今日衢江 (4)
余杭晨报 (4)
毫州晚报 (4)
中国电视戏曲 (4)
中国邮政报 (4)
戏曲艺术 (4)
赣南日报 (4)
江南论坛 (4)
今日常山 (4)
酿酒科技 (4)
京郊日报 (4)
嘉兴日报平湖版 (4)
上海采风 (4)
大连日报 (4)
绍兴市政府门户网站 (4)
中国邮政 (4)
企业经济 (4)
靖江日报 (4)
今日临海 (4)
文艺争鸣 (3)
文博 (3)
青少年书法·少年版 (3)
上海金融 (3)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
焦点 (3)
荣宝斋 (3)
中国图书评论 (3)
承德民族师专学报 (3)
浙江林业 (3)
收藏家 (3)
上海教育 (3)
西江月 (3)
青少年书法(青年版) (3)
中华诗词 (3)
上海文化年鉴 (3)
老年教育·书画艺术 (3)
杭州(周刊) (3)
学理论 (3)
小作家选刊(小学生版) (3)
南国都市报 (3)
企业家 (3)
连云港日报 (3)
宏观经济管理 (3)
浙江档案杂志 (3)
青岛日报 (3)
嘉兴日报嘉善版 (3)
浙江房地产 (3)
浙江国土资源 (3)
走向世界 (3)
艺术百家 (3)
人民音乐 (3)
恩施晚报 (3)
中国审计 (3)
浙江经济 (3)
中国经济导报 (3)
新疆都市报 (3)
张家口晚报 (3)
城市开发 (3)
电影评介 (3)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3)
今日象山 (3)
辅导员 (3)
瞭望 (3)
文史杂志 (3)
浙江金融 (3)
美术大观 (3)
华夏文化 (3)
兰台世界 (3)
商丘日报 (3)
视听纵横 (3)
中国集体经济 (3)
新侨报 (2)
中国卫生监督杂志 (2)
北京:人民出版社 (2)
东方博物 (2)
电影文学 (2)
南国红豆 (2)
商情 (2)
文化市场 (2)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2)
针织工业 (2)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2)
绿色中国 (2)
中国宝玉石 (2)
书画艺术 (2)
现代妇女 (2)
产业与科技论坛 (2)
中国市场 (2)
新民周刊 (2)
中华文化画报 (2)
中国城市金融 (2)
浙江农村机电 (2)
酿酒 (2)
浙江预防医学杂志 (2)
旅游 (2)
湖北招生考试 (2)
福建文学 (2)
江南 (2)
乐器 (2)
美术研究 (2)
中国统一战线 (2)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
凉都晚报 (2)
梅州日报 (2)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 (2)
吉林教育 (2)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
科协论坛 (2)
招商周刊 (2)
新华文摘 (2)
青少年书法(青年版) (2)
金融管理与研究 (2)
中国财政 (2)
大众电影 (2)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
鲁迅研究月刊 (2)
北京:中华书局 (2)
美文(上半月) (2)
国学杂志 (2)
中国自行车 (2)
中国内部审计 (2)
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2)
当代电视 (2)
中国城市经济 (2)
浙江畜牧兽医 (2)
研究与交流 (2)
中国电子商务 (2)
黄金时代(学生族) (2)
青春 (2)
文史知识 (2)
各界(科技与教育) (2)
中学语文 (2)
小学生时空 (2)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
大众用电 (2)
中国服饰 (2)
江苏社会科学 (2)
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 (2)
包装世界 (2)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
南风 (2)
华东经济管理 (2)
红楼梦学刊 (2)
嘉兴学院学报 (2)
中国品牌与防伪 (2)
集团经济研究 (2)
企业世界 (2)
抚州师专学报 (2)
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 (2)
浙江经济报 (2)
南阳晚报 (2)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
楼市 (2)
农村经济导刊 (2)
现代经济信息 (2)
俪人(教师) (2)
东华大学 (2)
文学教育下半月 (2)
成都晚报 (2)
江干报 (2)
中国画画刊 (2)
闽西日报 (2)
人民戏剧 (2)
中国环境报 (2)
海曙通讯 (2)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2)
中国报道 (2)
城市道桥与防洪 (2)
黄河之声 (2)
青海湖 (2)
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 (2)
扬州时报 (2)
绍兴 +旅游 (2)
经济研究导刊 (2)
浙江工商 (2)
华东师范大学 (2)
中国地名 (2)
飞天 (2)
浙商杂志 (2)
民族艺术 (2)
寻根 (2)
艺术教育 (2)
烟台日报 (2)
乐山日报 (2)
合肥日报 (2)
绍兴师专学报 (2)
翠苑 (2)
家庭医学杂志 (2)
越剧 (2)
中国海关 (2)
广东人民出版社 (2)
中国集体经济·中 (2)
长治日报 (2)
书城杂志 (2)
散文 (2)
周口晚报 (2)
晚晴 (1)
南方农村报 (1)
大同日报 (1)
宝钢日报 (1)
江南大学 (1)
深圳法制报 (1)
祝您健康 (1)
幼儿教育 (1)
上海:学林出版社 (1)
优品 (1)
创意世界 (1)
半月选读 (1)
世界建筑 (1)
盐城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
幸福(悦读) (1)
语文世界(高中版) (1)
广东第二课堂(中学版) (1)
新语文学习(教师版 中学专辑) (1)
书法之友 (1)
现代企业教育 (1)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1)
企业研究 (1)
未来与发展 (1)
工商行政管理 (1)
中国价格监督检查 (1)
教学月刊(中学版下) (1)
记者观察 (1)
经济论坛 (1)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1)
中国给水排水杂志 (1)
复印报刊资料(经济史) (1)
交通企业管理 (1)
中国茶叶加工 (1)
江苏纺织 (1)
中国纤检 (1)
西安档案 (1)
浙江化工 (1)
中国水运 (1)
品牌 (1)
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 (1)
阅读与作文(高中版) (1)
建筑与文化 (1)
学理论·上 (1)
中华儿女 (1)
杭州通讯(生活品质版) (1)
社区 (1)
人生与伴侣(月末版) (1)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1)
证券导刊 (1)
广东社会科学 (1)
企业活力 (1)
饮食文化研究 (1)
松辽学刊(社会科学版) (1)
江淮文史 (1)
西部大开发 (1)
中国美术 (1)
阅读与作文(初中版) (1)
中学生阅读(新视窗) (1)
故事世界 (1)
吉林画报(教育百家 A) (1)
艺术探索 (1)
紫禁城 (1)
历史学习 (1)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1)
成都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
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
沈阳大学学报 (1)
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1)
南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1)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1)
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 (1)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
深圳:海天出版社 (1)
武汉: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 (1)
中国校外教育 (1)
新文学评论 (1)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1)
国际市场 (1)
茶世界 (1)
绍兴 +农业 (1)
绍兴 +戏曲 (1)
萧山网 (1)
山东大学 (1)
药膳食疗 (1)
中国医院 (1)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史) (1)
数字通信 (1)
农业考古 (1)
岁月(上半月)(原创版) (1)
宁夏教育 (1)
时尚旅游 (1)
中文自修 (1)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
太湖 (1)
体育世界 (1)
文史精华 (1)
中国音乐教育 (1)
小樱桃(好少年) (1)
书屋 (1)
上海档案 (1)
今日龙游 (1)
卫生经济研究 (1)
幼儿教育(教育教学) (1)
新闻记者 (1)
作文新天地(初中版) (1)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1)
管理学家 (1)
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 (1)
名作欣赏 (1)
浙江测绘 (1)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教师版 (1)
时代文学 (1)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
现代化农业 (1)
中国投资 (1)
非织造布 (1)
法学杂志 (1)
资源导刊(河南) (1)
现代渔业信息 (1)
中国港口 (1)
资料通讯 (1)
养禽与禽病防治 (1)
今日科苑 (1)
上海支部生活 (1)
杭州(生活品质) (1)
新青年 (1)
小主人报 (1)
数学大王(小学5-6年级适用) (1)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1)
上海文艺 (1)
艺海 (1)
法律与生活 (1)
兰台世界(中旬) (1)
物流与供应链 (1)
杭州(下旬刊) (1)
殷都学刊 (1)
科技智囊 (1)
杭州研究 (1)
食品科技 (1)
长寿 (1)
老年教育.书画艺术 (1)
语文教学之友 (1)
收藏投资导刊 (1)
少年大世界(初中生) (1)
中华书画家 (1)
写作(中学版) (1)
秘书工作 (1)
福建党史月刊 (1)
山西老年 (1)
中国宗教 (1)
西南教育论丛 (1)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
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 (1)
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1)
桂林:漓江出版社 (1)
北京:现代出版社 (1)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
宁波市人民政府公报 (1)
江西科技学院学报 (1)
商业经济与管理 (1)
广播电视信息 (1)
中国乡镇企业 (1)
民营视界 (1)
新西部(下旬.理论版) (1)
爱情婚姻家庭(风云人物) (1)
戏曲研究 (1)
书城 (1)
神州学人 (1)
新作文(高考在线) (1)
课外阅读(中下) (1)
新作文(高中作文指南) (1)
新作文(高考作文智囊) (1)
世界儿童 (1)
商品与质量 (1)
新课程学习(中) (1)
北京:金盾出版社 (1)
亚太经济时报 (1)
饭店现代化 (1)
(1)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1)
文学港 (1)
鲁迅研究动态 (1)
中国花卉盆景 (1)
上海鲁迅研究 (1)
Women of China(中文海外版) (1)
森林与人类 (1)
新闻爱好者 (1)
船山学刊 (1)
商业研究 (1)
电影 (1)
伴侣(A版) (1)
雨花 (1)
中国三峡 (1)
烹调知识 (1)
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
中国音乐学 (1)
中国食品 (1)
中老年保健杂志 (1)
辅导员中旬刊(学法指导) (1)
辅导员(中下旬)(教学版) (1)
语文世界(初中版) (1)
云南教育(中学教师) (1)
中老年健康 (1)
祖国 (1)
宗教学研究 (1)
中学历史教学 (1)
江海学刊 (1)
文明与宣传 (1)
科技促进发展 (1)
当代文学 (1)
中国黄金报 (1)
小城镇建设 (1)
网友世界(云教育) (1)
商场现代化 (1)
中国电力 (1)
青少年书法 青年版 下半月 (1)
东坡赤壁诗词 (1)
中国石油石化 (1)
党建文汇(上半月) (1)
考试(中考版) (1)
思想政治课教学 (1)
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1)
中国物业管理 (1)
家畜生态学报 (1)
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1)
群言 (1)
疯狂英语(教师版) (1)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1)
上海毛麻科技 (1)
中国经济报告 (1)
时代报告(学术版) (1)
时代报告(下半月) (1)
今古传奇(武侠版上半月版) (1)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
考试(高考英语版) (1)
时代青年(月读) (1)
七彩语文(写字与书法) (1)
党课 (1)
美与时代 (1)
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 (1)
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北京: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 (1)
语文天地·初中 (1)
科技与经济画报 (1)
城建监察 (1)
中国监察 (1)
中外企业家 (1)
浙江节能 (1)
江苏对外经贸论坛 (1)
茶叶 (1)
牡丹江大学学报 (1)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1)
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1)
老同志之友 (1)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1)
神州 (1)
重庆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齐鲁学刊 (1)
诗刊 (1)
中国工业经济 (1)
湖南教育(中) (1)
老年教育(长者家园版) (1)
老年教育(老年大学) (1)
四川戏剧 (1)
复印报刊资料(戏剧 戏曲研究) (1)
古今谈 (1)
班主任 (1)
金陵瞭望 (1)
中国社会导刊 (1)
书法研究 (1)
西江月(中旬) (1)
小学生阅读 (1)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1)
名作欣赏:中学阅读 (1)
满分阅读.初中版 (1)
中国职工教育 (1)
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1)
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 (1)
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1)
致富之友 (1)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1)
摩托车 (1)
海口:海南出版社 (1)
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 (1)
通化日报 (1)
科技进步与对策 (1)
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 (1)
中国服装(北京) (1)
食品与健康 (1)
黑龙江对外经贸 (1)
艺术·生活 (1)
中国保健杂志 (1)
中国棉花加工 (1)
经济工作通讯 (1)
浙江消防 (1)
中学数学教学 (1)
浙医学报 (1)
都市文化研究 (1)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1)
语文教学与研究 (1)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1)
上海会计 (1)
信息导刊 (1)
小学语文教师 (1)
水利电力出版社 (1)
爱情婚姻家庭(生活纪实) (1)
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 (1)
北京:华龄出版社 (1)
初中生 (1)
文教资料 (1)
中国骨伤 (1)
时代青年(哲思) (1)
肉类工业 (1)
上海房地 (1)
视听界 (1)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
躬耕 (1)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 (1)
出版参考:新阅读 (1)
世界知识画报(艺术视界) (1)
浙江工艺美术 (1)
安徽史学 (1)
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1)
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1)
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1)
散文·海外版 (1)
浙江政报 (1)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1)
浙江建筑 (1)
中国道路运输 (1)
北京:中国书店 (1)
语文新圃 (1)
民主 (1)
中华奇石 (1)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理论) (1)
民主与法制 (1)
上海经济 (1)
中国科技财富 (1)
小学教学研究(新小读者) (1)
考试(高考语文版) (1)
浙江省地质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 (1)
江西教育 (1)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 (1)
中国金融 (1)
经济研究参考 (1)
经济经纬 (1)
中华卫生杂志 (1)
建筑学报 (1)
大众电视 (1)
文化娱乐 (1)
轻工标准与质量 (1)
探索 (1)
名人传记(财富人物) (1)
语文教学与研究(学生版) (1)
现代中学生:阅读与写作 (1)
写字 (1)
农业经济 (1)
河南教育(高校版) (1)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初中版) (1)
东京文学 (1)
园林 (1)
素质教育博览 (1)
钟山风雨 (1)
章回小说 (1)
思维与智慧 (1)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
郑州:大象出版社 (1)
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
北京:地震出版社 (1)
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1)
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1)
承德日报 (1)
青年科学 (1)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1)
安顺晚报 (1)
中国测绘报 (1)
农村新报 (1)
绍兴 +环境 (1)
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1)
外贸与商检 (1)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1)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1)
科技致富向导 (1)
中国纺织报 (1)
中小学教学研究 (1)
参花(文化视界) (1)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1)
体育健康知识画刊 (1)
北京观察 (1)
时代主人 (1)
养生大世界(B版) (1)
江汉论坛 (1)
新广角 (1)
中国新闻周刊 (1)
北京教育(成功就业版) (1)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1)
康复 (1)
笑吧 (1)
国企 (1)
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 (1)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
中华活页文选(初三年级) (1)
21世纪营销 (1)
文学自由谈 (1)
宁夏社会科学 (1)
时代经贸·中下旬 (1)
校本教研 (1)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 (1)
大众电脑 (1)
中国电梯 (1)
浙商 (1)
发展 (1)
大江周刊(论坛) (1)
法制与经济(中旬刊) (1)
茶业通报 (1)
水路运输文摘 (1)
管理现代化杂志 (1)
中国包装工业 (1)
当代蔬菜 (1)
渔业现代化 (1)
博物(青春版) (1)
新课程(小学版) (1)
新课程(小学) (1)
长江戏剧 (1)
现代苏州 (1)
城乡建设 (1)
社会科学战线 (1)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 (1)
齐鲁艺苑 (1)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
三联书店上海分店 (1)
中国文化艺术出版社 (1)
曲艺 (1)
参花 (1)
参花(下) (1)
对外大传播 (1)
地球信息科学 (1)
晋中学院学报 (1)
复印报刊资料(先秦、秦汉史) (1)
北京纪事 (1)
浙江教育学院学报 (1)
孝感日报 (1)
今日龙湾 (1)
共鸣 (1)
对外经贸 (1)
新语文学习·高中 (1)
山丹 (1)
名人传记 (1)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1)
中国远程教育 (1)
数学通报 (1)
国际展望 (1)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 (1)
无锡教育学院学报 (1)
经营与管理 (1)
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下旬) (1)
红岩春秋 (1)
地图 (1)
企业科协 (1)
中国科技产业 (1)
中国经贸导刊 (1)
大众文艺(学术版) (1)
声屏世界 (1)
语文园地 (1)
文艺生活:下旬刊 (1)
上海交通大学 (1)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
天津人民出版社 (1)
北京:九州出版社 (1)
生活教育 (1)
黄梅戏艺术 (1)
中国科技论坛 (1)
看世界 (1)
大美术 (1)
中国连锁 (1)
商业经济 (1)
学会 (1)
浙江金融研究 (1)
研究与发展管理 (1)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
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 (1)
新西部(中旬刊) (1)
新西部(理论版) (1)
岷峨诗稿 (1)
中国三峡建设 (1)
中国京剧 (1)
福建戏剧 (1)
社会科学动态 (1)
钱经 (1)
上海:文汇出版社 (1)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1)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
梧州日报 (1)
学术交流 (1)
安徽青年报 (1)
现代农业科技 (1)
科技信息 (1)
常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1)
上海:华东化工学院出版社 (1)
今日普陀 (1)
中学生阅读(初中教研版) (1)
宁波时报 (1)
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1)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 (1)
新西部(下半月) (1)
焦作日报 (1)
考古 (1)
当代艺术 (1)
北京:研究出版社 (1)
东方企业文化 (1)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浙江) (1)
农业经济问题 (1)
福建教育(A版) (1)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1)
领导决策信息 (1)
地理学报 (1)
文献 (1)
大风 半月刊 (1)
文艺人才 (1)
艺术家 (1)
黑龙江史志 (1)
海口: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 (1)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1)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
中国人大 (1)
辅导员:上旬刊(少先队工作) (1)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1)
佳木斯日报 (1)
管子学刊 (1)
家庭生活指南 (1)
世纪 (1)
基础教育 (1)
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 (1)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1)
市场观察 (1)
中国经贸 (1)
中国旅游 (1)
西南航空 (1)
美食 (1)
语文世界(初中版) (1)
散文选刊 (1)
词刊 (1)
广东医学杂志 (1)
资源与人居环境 (1)
童话世界(A版) (1)
江苏人民出版社 (1)
兰台世界·上半月 (1)
农家女 (1)
芳草(小说月刊) (1)
中国电业 (1)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1)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
文史哲 (1)
艺术界 (1)
文苑 (1)
老人世界 (1)
聪明泉(科幻&奇幻) (1)
青年博览 (1)
北京:金城出版社 (1)
人民文学出版社 (1)
四川人民出版社 (1)
科教新报 (1)
河南日报农村版 (1)
东北之窗 (1)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文化时空 (1)
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 (1)
贵州戏剧 (1)
相关搜索词
[2图]王羲之摹本《大报帖》引发的解码热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文化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王羲之 
描述: 《快雪时晴帖》 《平安帖》 编者按:1月22日,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将推出大型特别展“书圣王羲之”,以纪念该馆成立140周年。在该特别展上,众多藏品汇聚一堂,参观者不仅能看到由东京国立博物馆、日本宫内厅、国外博物馆以及日本民间收藏的王羲之书法作品摹本与仿本,还将有幸一睹唐宋以来历代书法大家
全文: 《快雪时晴帖》 《平安帖》 编者按:1月22日,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将推出大型特别展“书圣王羲之”,以纪念该馆成立140周年。在该特别展上,众多藏品汇聚一堂,参观者不仅能看到由东京国立
书法,兰亭之外长路何在?
作者:暂无 来源:绍兴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兰亭 
描述:又是一年一度的农历三月三,又是茂林修竹的兰亭,又是文雅无比的曲水流觞。 这是一道演绎了一千多年的稀罕风景。然而,烟雨迷蒙的兰亭之外,中国传统书法艺术长路何在?则是这样一个一年一度世界最大又最为奇特的中国传统书法节的价值所在。 在硬笔广泛取代毛笔,毛笔成为古董之后,在键盘又广泛取代硬笔书写之后,以毛笔
全文:之路” 书法申遗之辩 ●记者 肖梅 文 首席记者 袁云 摄 书法申遗之辩 今年3月,一条由韩国率先提出书法申请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消息引发了国人广泛讨论。就在中国热火朝天地争论书法申遗是否是韩国继
[6图]乏马:卧龙岗曾藏刘秀杀狐林重现“兰亭”
作者:暂无 来源:燕赵晚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兰亭 
描述: 重新修建后的龙王庙。 乏马村北的小树林,依稀有当年杀狐林的余韵。 龙王庙中的古碑字迹模糊。 定武本《兰亭集序》石刻拓片。 古龙王庙的石基座。 龙王庙中的物件,问起村民,谁也不知道是何物。 古老的驿道旁,坐落着一个历经沧桑的村庄。战马从这里驰过,皇舆在这里驶过。不知人困马乏的
全文:

重新修建后的龙王庙。

乏马村北的小树林,依稀有当年杀狐林的余韵。

龙王庙中的古碑字迹模糊。

定武本《兰亭集序》石刻拓片。

古龙王庙的石基座。

龙王庙中的物件,问起村民,谁也不知道是何物。

古老的驿道旁,坐落着一个历经沧桑的村庄。战马从这里驰过,皇舆在这里驶过。不知人困马乏的成语是不是由此而来,但这个村庄却以“乏马”为名。汉武帝刘秀,传说曾在这里遇险,九死一生。在村庄的东北,曾经有一片被刻入史册名曰“杀狐”的小树林。在这里,辽太宗耶律德光暴毙,他的那些不识货的随从们,将一件稀世珍宝遗留在此……而这里,就是栾城县的乏马村。

□文/图 本报记者 张瑞谦

乏马曾称杀狐林

从南二环沿308国道向南10公里,就能在路东看到乏马村的牌子。在栾城,乏马被当地的老百姓读作泛(fan)马。乏马村位于栾城县北偏西方向6公里处,属冶河镇。这座村庄有4800多人,仅次于窦妪,是栾城的人第二大村。

在历史上,乏马有许多村名。据史料称,乏马原名叫杀狄林,《续通典》记载:“唐武后(则天)时突厥寇至河北,官军袭击之,群狄多死于此”得名。而按《通鉴》,则因狄人在当时被称为胡人,因此叫作杀胡林。更有称之为杀孤林、杀虎林的。后来,辽太宗耶律德光入侵汴梁,北还时至此人困马乏,因病死去,这才得名乏马铺,今作乏马。

但在不少村民的认识中,却都认为乏马之前的名称应该是“沙狐林”。

据乏马村70岁的章增喜老人回忆,在村北的龙王庙大殿中曾有一个石供桌,在桌面上有一些不知是何年月刻上的文字。他清晰地记起,上面有一段这样的文字:“庙东北150丈,村名杀狐林,后改梅家寨、乏马铺,今乏马。”

实际上,杀狐林只是乏马村东北的一处树林。但为何杀狐林的名称流传如此之广呢?这或许与刚才提到的辽太宗“射白狐”的传说有关。

据说,在古代怀州城(位于今内蒙古巴林右旗岗岗庙村,今不存)的凤凰门内,曾经绘有一幅太宗骑马射狐图。关于这幅图,还有一个神秘莫测的传说。

公元947年4月的一天,在上京(今内蒙古昭乌达盟巴林左旗附近)西边的高山上,数位猎人在打猎时看见辽太宗骑一匹白马飞奔而来,马前有一只白狐飞也似的逃命。辽太宗弯弓搭箭,白狐应声而倒。猎人心中纳闷:国主明明南下中原,为何在这里射杀白狐呢?刚想走上前去询问,却突然不见了辽太宗和白马,地上只有一只被箭射死的白狐。

但也就是在这一天,顺利攻入汴梁城的耶律德光在凯旋的途中,突然病逝于栾城。而病逝的地点恰恰就是今栾城乏马村北的这个小树林,而“太宗射狐”的神奇故事便从当年目睹此事的猎人们那里一代代地流传开来。这个地方也就在各种史书上被称为“杀狐林”。

也有人说,杀狐林是由“杀狄林”演变而来的,唐朝时突厥人入侵河北,中原军队在这里抗击,群狄死者无数,因此该地得名“杀狄林”,后演变为“杀狐林”。无论是杀狐林也好,杀狄林也罢,这些种种传说不但成为村民的谈资,也为这个古老的村子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定武兰亭》于此面世

为何杀狐林在历史上如此有名,还因为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最富传奇色彩的公案。而把杀狐林和辽太宗耶律德光牢牢绑在一起的,是鼎鼎大名的《定武兰亭序》。

在历史上,号称“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真迹,由王羲之的后代一直保存,后被唐太宗李世民所得。李世民去世后,真迹殉葬,从此世间只见其临摹本。在各种临摹本中,欧阳询的摹本,被认为是最好的,因而被唐玄宗刻石藏于宫中。唐朝末年,天下大乱,907年,朱温篡权自立,建立后梁,将府库宝物及刻石迁往东都开封。公元923年,后唐灭后梁,迁都洛阳。公元938年,后晋建东京于汴州。公元947年正月,辽太宗耶律德光攻入开封。是年三月耶律德光率部北归,同时将国库宝物车载北去。其中就有这一欧阳询临摹的《兰亭集序》刻石。

当走到今栾城县杀狐林时,因天气炎热,耶律德光驾崩。其部下将其内脏剖出,塞入数斗食盐,车载北归。由于北撤仓促,契丹人将所载重物一一丢弃,《兰亭集序》刻石则被丢弃在杀狐林。

这一史实在《定州县志》中亦有记载:“五代梁时,将石刻(指《定武兰亭序》)运到汴京。后晋末年契丹军攻破汴京,将石刻珍宝北运,到栾城杀虎林时因辽主耶律德光死亡,将石刻丢失。”

到了北宋庆历年间,栾城城内有一位学究姓李,自小入塾读书,可谓学富五车,尤其喜好书法绘画、考古收藏。一天,李学究在阅读薛居正所著的 《梁唐晋汉周书》(即后来所称的《旧五代史》)时,看到书中所记辽太宗耶律德光死于栾城杀狐林的记载,就产生了到杀狐林遗址考察的念头。

于是,李学究骑上自家的小毛驴,来到此时已改为乏马铺的杀狐林。李学究根据史书记载,寻找耶律德光当年扎营和死去的处所。由于时间已经逝去一百多年,既无碑碣记载,又无其它痕迹。因为年代较长,很难发现什么。李学究怏怏若有所失,一不小心,迈入一个打坯沟里,跌得两腿生痛。正在李学究自认倒霉时,他突然见沟壁露出一个石头角,他不在意地用手扒了扒,原来是一块长方形光滑的石板,大部分还埋在土里,他索性扒出来一看,这块石头长约二尺半,宽一尺多,厚约三寸有余,两面均光滑平整,把光滑面上的泥土擦掉,竟然刻满了小字: “永和九年……于会稽山阴之兰亭”几个字。这不是稀世国宝——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刻石吗?

李学究顾不得脚痛,抱上刻石,脱下外罩青布大衫把刻石裹住放在驴背上驮回家珍藏起来。谁知天有不测风云,李学究之子在定武(今定州)当一小官,因犯事而被拘押,需用重金赎出,李学究家中贫寒,拿不起这么多钱,只好忍痛割爱,把欧阳询《兰亭集序》刻石献给定州太守宋景文,赎出了儿子。自此,欧阳询《兰亭集序》 刻石复见于人间。因为是在定州所现,所以后人称之为定武本《兰亭集序》。

古驿乏马铺

在历史上,乏马还有个名字叫做乏马铺,也叫做北十五里铺。这是因为,在古代,乏马村还曾是一处驿站。

在清朝,栾城县与驿站有关的村庄共有12个,包括北五里铺、北十里铺(又名董保铺)、王家庄(又名西五里铺)、乏马、南五里铺、南十里铺(又名东巩铺)、荆壁铺(原属获鹿县,今与西荆壁相连)、台上(现归西荆壁村,因在烽火台旁而得名)等。乏马只是其中的一个。

乏马村,如今有一条卧龙大街,这是一条贯穿乏马村的南北街。根据张增喜老人的讲述,在他小时候,这里还是一条道沟。“多年的道沟碾成河,多年的媳妇熬成婆。这原本是一条古代的大道,每天车轮碾轧形成一道沟。每到夏天,更就成了村里的排水沟。”

在308国道这条路修建之前,从栾城到正定,走的就是这条大道。而乏马,就是这条南北交通要道的一处重要驿站。直到解放初期,这里还留有烽火台和瞭望塔,一直到了1958年平整土地时才拆毁。在古时候由于这里龙岗起伏,森林茂密,又距县城很近,所以它是进入栾城县的门户,从此路过的达官贵族、旅人客商都会在这里歇脚。

后来随着村庄建设,村中的这条大道被填平,铺上了水泥路面。但在村北,这条大道的遗迹尚在,如今已是麦田的坑中,两侧土地高出三四米,由此也可看出当年车水马龙的“国道”风采。

刘秀藏处起土岗

在栾城,提起卧龙岗,几乎上岁数的老人都知道,这个卧龙岗的龙头,就在乏马村北。

旧版的《栾城县志》记载:“栾城境内旧有一土冈(岗),起于县城西北15里之乏马村,冈(岗)峦起伏,蜿蜒盘曲数十里于县城东南十里之外的龙化村。冈(岗)顶庄田秀丽,迂回起伏,形似卧龙,俗称卧龙冈(岗)。”

栾城是一片平原,从哪里来的这一土岗呢?关于卧龙岗的传说,还得从乏马村谈起。

据张增喜老人说,当年王莽赶刘秀(实际上是王朗赶刘秀)的时候,刘秀被追得人困马乏,当跑到乏马村北的时候,实在走不动了。看看后边追兵尘土又起,情况万分危急。正当他走投无路的时候,忽见一个农夫正在耕地,就央求农夫救他一命。

农夫看看四周,已是场光地净,极目远望,一片光秃秃的田野,毫无遮拦。农夫正在为难之际,看到深翻的垄沟,就说:“现在已是秋后,高庄稼都收割了,没个隐藏。这样吧,我只好用力耕一犁,你就躺在垧沟里,我再深翻一犁,用土把你身子遮好。”刘秀眼睁睁看着追兵即将赶到,别无办法,只好照办。正好农夫的家人来给农夫送饭,农夫又让家人把刘秀的马牵到家里。

王莽的队伍急急赶来,明明看见刘秀冲着这个方向跑来,可是却找不到,于是就问农夫。农夫向前用手一指,追兵随即被哄走了。直到走得看不见一点影儿了,才把刘秀叫出来,并且把家人送来的饭,让刘秀饱饱地吃了一顿。

说也怪,就在刘秀躺过的地方,忽然弯弯曲曲凸起一条像龙形的土岗。这条岗,迤逦伸向东南,到了龙化,才隐形不见了。刘秀称帝之后,这里就被称为卧龙岗。

实际上,这条卧龙岗是当年冶河的一条防水堤,关于刘秀身形化成土岗一事自然是人们的附会传说。但张增喜老人说,农夫救刘秀真有此事,他小时候,在村中大道十字路,曾有一个“大功庙”,并树功德碑。据说就是刘秀为了感谢乏马农夫搭救之恩而修建的。

作为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标志物,卧龙岗给栾城带来的不仅仅是传说,更有许多文化。在栾城不仅有乏马、岗头、龙化等地,在县城还曾经有龙岗书院。而且位于卧龙岗的起点,也就是乏马村的村北,还一直建有龙王庙。

《栾城县志》中记载:“冈(岗)之起点顶上建有龙王台,高三丈许,上有精石修造的龙王庙,小殿三楹,龙母居中,龙王侍坐。殿外僧屋半间,清雅洁净。庙宇前后有古柏五株,合抱参天,苍郁挺拔,郁郁葱葱。”

据村中老人介绍,原有的这座龙王庙是建在一处土台之上,因此也称之为“高台庙”。庙所处位置较高,仅庙前台阶就有三十二级。如今,庙宇、僧屋、古柏早已被拆除和刨掉了,卧龙岗成了耕地,高台也不复存在。现在的龙王庙,是今人在旧址上重建而成。因龙王庙而起的庙会也是乏马一带的一个庙会,每年到了二月初二这一天,十里八乡的人们都来这里赶庙会,这也成为每年乏马的一大盛事。

春游鲁迅故里
作者:暂无 来源:天津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鲁迅故里 
描述:张光辉 作为绍兴人,从小离开家乡,难得到绍兴城里去看一看。那时农村交通不便,虽然我家距绍兴城里只有30公里,但11岁离开家乡以前,从未去过绍兴市里。这次省亲回乡,抽空到绍兴转了转,感受了一下古城的风韵。 从上虞乘车到绍兴,二十分钟的路程。坐在车厢里细细品味着窗外的江南春色,一片片金黄色的油菜
全文:

张光辉

作为绍兴人,从小离开家乡,难得到绍兴城里去看一看。那时农村交通不便,虽然我家距绍兴城里只有30公里,但11岁离开家乡以前,从未去过绍兴市里。这次省亲回乡,抽空到绍兴转了转,感受了一下古城的风韵。

从上虞乘车到绍兴,二十分钟的路程。坐在车厢里细细品味着窗外的江南春色,一片片金黄色的油菜花、一排排新颖别致的江南民居、一条条缓缓流淌的小河、一座座披满绿色的山峦,不时从车窗掠过,一幅幅江南美景展现在眼前,不知不觉中火车驶进了绍兴站。夜间下了一场小雨,四月初的清晨乍暖还寒,气候显得有些阴冷,我穿上了外套。刚出绍兴站,几名三轮车夫便蜂拥而至,纷纷要揽这单生意。他们说,去游览古城乘汽车不行,因为古城道路狭窄,汽车无法行使,再说汽车有尾气,古城里不能进。在他们的怂恿下,我们租了一辆带棚三轮车,车夫是一名50岁左右的男子,他边蹬车边介绍绍兴的风土人情,听说我也是绍兴人,车夫显得更加热情,他带着我们走大街穿小巷,不一会来到大书法家王羲之的故居。王羲之故居门庭冷落,没有几个人游览,车夫说,这里马上就要改建成庙宇,正在施工,因而游客稀少。我们只在大门口转了一圈,便坐上三轮车继续前进。车穿过一条狭长的小街,两边都是明清时代的建筑,白墙青瓦,古色古香,沿街店铺经营一些绍兴土特产。车夫介绍,这条街有600多年历史,是绍兴古城的主要标志,政府为了保护古城,这块地方不准开发房地产,只能对旧房进行修缮,维持明清风格,供外地人游览。街上有一座座石桥,造型各异,桥下是潺潺流水的小河,一只只乌篷船穿梭其间,别有一番景色。我在这小桥流水的地方拍了几张照片留作纪念,品味江南特有的景色。

到过绍兴的人,大凡要到鲁迅故里去游览,领略一下近代文坛巨匠的风采,感受一下绍兴古城淳朴厚实的历史文化。上午10点多钟,雨过天晴,气温开始回升。车夫带我们到了鲁迅故里--都昌坊口,这是今天游览的最后一站。这里人头攒动,好不热闹。鲁迅故里方圆有一公里左右,由鲁迅故居、百草园、三味书屋、鲁迅祖居、鲁迅生平事迹陈列厅和咸亨酒店等组成,入口处有鲁迅先生巨幅画像。我们跟着一个旅游团后面,边游览边听导游口若悬河地讲解,初步了解了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和各部分展馆的内容。

绍兴自古人杰地灵,群星灿烂,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就是其中一位杰出的代表。鲁迅原名周树人,1881年9月生于绍兴都昌坊口一个破落的封建士大夫家庭。他7岁启蒙,12岁就读于三味书屋。13岁时,祖父因科场贿赂案下狱,父亲周伯宜因此一病不起,从此家道中落,饱受世态炎凉。鲁迅18岁那年,毅然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生活。他先后去南京、日本学习。1909年回国后,先后在杭州、绍兴、北京、厦门、广州和上海等地从事教学工作和文学创作。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大陆新村寓所,享年56岁。

鲁迅一生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时间是在绍兴度过,他不仅在故乡度过了童年和青少年时代,而且还进行了他初期的教学实践、文学创作和社会革命活动。故乡的生活经历不仅对他的思想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同时也是他文学创作的重要源泉。

鲁迅故居位于都昌坊口周家新台门西首,是鲁迅先生的出生地。它建于清嘉庆年间,坐北朝南,青瓦粉墙,砖木结构,是一座典型的江南特有的深宅大院。两扇黑油油的石库台门,原系周家新台门的边门,是鲁迅家人出入的地方。从右侧门进去,穿过长廊,就到了“桂花明堂”。明堂在绍兴俗称天井,这里原来种着两株茂盛的金桂,桂花明堂由此得名。鲁迅小时候夏天经常躺在桂树下的小板桌上乘凉,他的继祖母蒋氏则摇着芭蕉扇一边打扇,一边给小鲁迅猜谜,讲“猫是老虎的师父”、“水漫金山”等故事,使鲁迅从小就受到民间文学的熏陶,为他以后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后来,他在《狗?猫?鼠》、《论雷峰塔的倒掉》等文章中均有生动的回忆。

穿过桂花明堂,便来到鲁迅的卧室。1909年,鲁迅从日本留学回国后,先后在绍兴府中学堂和山会初级师范学堂担任教职,间卧室是当时他在绍任教期间的卧室兼书房。鲁迅常常在这里备课、写作到深夜。他的第一篇文言文小说《怀旧》就在这里写成。卧室里陈列着的铁梨木床是当年的原物。

穿过天井,迎面就是保存完好的鲁迅故居两楼两底。拾阶而上,东首前半间是当年鲁迅家吃饭、会客的主要活动场所,绍兴俗称“小堂前”。鲁迅在绍任教时期,经常在这里接待来访的朋友和学生。客厅的右上角那张皮躺椅是鲁迅父亲用过的。与客厅一板之隔是鲁迅母亲的房间。南边那张八脚大床是鲁迅的母亲睡过的原物。东边的小床是当年鲁迅的弟弟周建人睡过的床。靠窗桌子上陈列着的是鲁迅母亲做针线活用的物品。鲁迅的母亲鲁瑞是绍兴乡下安桥头人,性格和善而坚毅,以自修达到能够看书的文化水平,一个很不平凡的母亲,她培养的三个儿子被现代文坛称为“周氏三杰”。

与鲁瑞卧室相隔一天井,就是鲁迅家烧菜做饭的灶间,也就是厨房。在厨房正前方的绍兴旧时大户人家所用的“三眼大灶”,是根据当事人回忆复原的,灶壁上绘有祈福避邪的图画和文字。北面墙上的菜罩是当年鲁迅家的佣人章福庆亲手制作的原物。章福庆有时将儿子运水带来帮忙,并与鲁迅结为形影不离的好朋友。鲁迅和运水第一次见面就在这厨房里。就是这个运水让鲁迅认识了一个在书本上见不到的陌生世界。1921年,鲁迅在创作小说《故乡》时,把运水作为模特儿,塑造了“闰土”这个活生生的艺术形象。

记得中学时代读过鲁迅先生的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眼前就是书上写的百草园。百草园的名称虽雅,但其实是一个普通的菜园,是当时新台门内十几户人家共有的一个菜园,平时种一些瓜菜,秋后用来晒稻谷。童年鲁迅经常和小伙伴们在百草园内嬉戏玩耍,夏天在树荫下乘凉,秋天在泥墙根一带捉蟋蟀。冬天就在雪地上捕鸟。对于百草园,鲁迅曾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著名的散文中作了非常形象生动的描述:“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的趣味。”现在我们所看到的百草园就是鲁迅当年笔下的景致。

从鲁迅故居出来,东行数百步,往南走过一座石板桥,从一扇黑漆竹丝门进去,就到了鲁迅少年时代读书的地方--三味书屋。三味书屋是清末绍兴城里很有名的私塾,它坐东朝西,原是寿家书房,鲁迅12岁开始到这儿读书,五年多的学习生涯,使他受益匪浅,积累了丰富的文化知识,为日后从事文学创作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基础。

书屋正中悬挂着“三味书屋”的匾额,两边柱子上有一副抱对:“至乐无声唯孝悌;太羹有味是诗书。”是清朝著名书法家梁同书所写。匾额下挂着一幅《松鹿图》,学生每天上学要先对着匾和图行礼,然后才开始读书。鲁迅的座位在书屋的东北角,是当年鲁迅使用过的原物。现在还可以看到当年鲁迅在桌子右下角亲手刻下的“早”字。关于这个“早”字,这里面还有一个小故事。有一次鲁迅因家中有事,上学迟到了,受到先生的严厉批评,他为了提醒自己,就在书桌上刻下一个“早”字,勉励和告诫自己今后不可再迟到。

穿过马路。我们看到一组颇具规模的清代建筑群就是鲁迅祖居――周家老台门。鲁迅祖居是目前保存最为完好的典型台门建筑群,是鲁迅祖辈世居之地。鲁迅祖居坐北朝南,青瓦粉墙,砖木结构。台门主体建筑有台门斗、大厅、香火堂、后楼共四进。东首有坐东朝西的厢楼九间,西首有坐西朝东的厢楼七间,堂屋之间均有明堂和廊屋贯通。由“鲁迅祖居复原陈列”和“绍兴民俗陈列”两部分组成。

沿街的第一进俗称“台门斗”,建有头门、仪门。头门就是这六扇黑漆竹丝大门,俗称“竹丝台门”。接着便是仪门,左右各有耳房,仪门上方悬挂着一块蓝底金字的“翰林”匾,自右而左书着“翰林”两个字,左右还有泥金小楷的上下款,上款:“巡抚浙江等处地方提督军务节制水陆各镇兼管两浙盐政杨昌浚为”,下款:“钦点翰林院庶吉士周福清立”。这位钦点翰林的周福清便是鲁迅的祖父。这对周氏来说是前所未有的荣耀,因而在周氏聚族的三个台门斗里都挂起完全相同的“翰林”匾。第二进为厅堂,绍兴俗称“大堂前”,是周氏族人举行重大喜庆活动和祭祖的公共活动场所。大厅是三开间的一个通间,正中上方挂着一块长方形白底黑字的“德寿堂”大匾,这是周氏老台门的堂名。大厅北面隔一天井是第三进,俗称“香火堂前”。是祭祀祖宗的场所。香火堂左右各有一间,左边为客厅、餐室,右边为佛堂、客房。香火堂北面再隔一个方形的石板天井是第四进。俗称“座楼”,是周家的主要生活住宅区。座楼中间一间小堂前一般作为平时会客、祭祖用。

周家老台门是周氏的祖宅,所以当时周氏有重大喜庆活动和祭祖都在老台门的大厅举行,鲁迅在绍兴时期,遇到节庆或祖先忌日,必去老台门行礼。鲁迅最后一次到老台门是1919年举家北迁之时。

最后,我们参观了鲁迅生平事迹陈列厅。陈列厅是一座中西结合的建筑,门楣上方“绍兴鲁迅纪念馆”七个鎏金大字为郭沫若所题。进入大门迎面是一座汉白玉鲁迅胸像。序厅左右墙上各挂有鲁迅手迹。整个陈列以鲁迅的思想发展为主线,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鲁迅少年时期的社会环境与生活情况;第二部分是鲁迅青少年时代在南京、日本、杭州、绍兴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与积极投身反清革命斗争的事迹;第三部分是辛亥革命后,鲁迅在北京、厦门、广州继续探索革命的新路,最后举起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大旗,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第四部分是鲁迅在上海辉煌的十年;第五部分介绍了鲁迅逝世后,人们用各种不同的方式纪念他、学习他的照片。

绍兴还有许多与鲁迅有关的人文景观,离鲁迅故居不远有一家因鲁迅的名篇《孔乙己》而名扬四海的百年老店--咸亨酒店,想进去“拜访”一下孔乙己,品一品绍兴酒,嚼一嚼茴香豆,领略鲁迅笔下的绍兴风情,但由于自己不胜酒力,而且里面客人太多,只好在沿街的面铺吃了一碗肉丝年糕,也算是品尝了绍兴特色小吃了。在绍兴酒展览馆,琳琅满目的古越龙山、女儿红、花雕酒,让人眼花缭乱。绍兴酒有着2500多年的历史,可谓历史名酒,在绍兴喝绍兴酒应该是正宗的。于是我在古越龙山的石舫处拍照留念,又买了一小坛花雕酒带回天津,让家人尝一尝家乡的老酒,也算不虚此行吧。

难忘沈园,那一场诗歌的盛宴
作者:暂无 来源:衡阳晚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沈园 
描述:陈群洲 初夏时节,应首届“沈园诗会”暨“沈园杯”全国青年爱情诗大奖赛组委会之邀,我有幸参与了一场诗歌的盛宴。 一 5月的绍兴,交织着江南水乡灵动的妩媚与火热的激情。 17日中午时分我抵达绍兴,下榻在四星级王朝大酒店。当日下午,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万人空巷,盛情迎接在此间传递的奥运圣火。 令我激
全文:

陈群洲

初夏时节,应首届“沈园诗会”暨“沈园杯”全国青年爱情诗大奖赛组委会之邀,我有幸参与了一场诗歌的盛宴。

5月的绍兴,交织着江南水乡灵动的妩媚与火热的激情。

17日中午时分我抵达绍兴,下榻在四星级王朝大酒店。当日下午,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万人空巷,盛情迎接在此间传递的奥运圣火。

令我激动的是,时隔7年,在这里我又一次见到了诗坛泰斗谢冕教授。那一年夏天,应衡阳市作家协会邀请,他与著名诗人、诗歌批评家程光炜、北塔以及著名文学评论家李兆忠等人一同访问衡阳。我与胡丘陵、安青、陈阵等人有幸陪同他们游览衡阳名胜,登祝融,游石鼓。谢冕先生作为新时期中国诗歌的重要人物,跟衡阳诗歌尤其有着太多渊源。在中国新诗崛起的前夜,他在自己所任教的北大校园里,欣喜地同时读到青年诗人顾城和郭龙的手抄本。前者顾城成了新时期中国诗歌崛起派的重要领袖,后者郭龙就是居于衡阳的诗人。那时候谢老师给衡阳诗歌朋友回信,每每会有这样鼓舞人心的话:我相信中国诗歌崛起的那一天,已经为期不远了。我没有考证过,当年衡阳的“崛起文学社”与后来中国诗坛的崛起派究竟有没有关系。在紧张的游览、观光空隙,我们在位于沿江路上的衡南县国税局二楼特意安排了一场谢冕与衡阳文学朋友见面会。跟谢冕有过联系的衡阳诗人郭龙、易龙云以及谢老师的仰慕者数十人参加。事后许多朋友激动地说,那一次见面会,圆了几代衡阳文学人的梦。谢老师跟衡阳有缘,还在于他跟衡阳籍两位著名诗人——洛夫和胡丘陵有着深厚情谊。去年10月,深圳市作家协会和衡阳晚报联合在边城凤凰主办洛夫先生晚年巨制——长诗《漂木》研讨会,75岁高龄的谢冕先生特地从北京赶去参加。谢冕老师在诗坛举足轻重,乐于扶持后辈是有口皆碑的。胡丘陵后来获得湖南省五个一工程奖和“海东杯”全国诗歌一等奖的诗集《拂拭岁月》,就是谢冕老师亲自作序的。对谢老师我更是充满感激。那一年在贵州,一直拒绝包括中央电视台在内的诸多媒体采访的他,居然破例接受一个县级电视台的专访,对我首倡的新型文体“诗散文”第一个给予肯定和支持。

与7年前比,面前这位慈和的长者几乎没有多大变化。我更加相信了一句话:诗歌使人年轻!谢冕老师也一眼认出了我,并问及在洛夫作品讨论会上为何见到我的名字却没有见到我的人。我对此小作解释。主人邀请入席了,谢老师执意将我拉在他身边,嘘寒问暖。同坐一席的还有大赛评委梁晓明、柳宗宣等人。虽是第一次见梁晓明,但对于他,我并不陌生,至少20年前便读过他的作品。见了面,更加真实地领略了他的诗人气质,豪爽大气,不修边幅。谢冕老师对他颇为器重,当年在北大中文系的讲台上,便对学生介绍过他的诗,说“梁晓明是可以传世的诗人”。让许多当红诗人羡慕和嫉妒不已。

获奖诗人中最先抵达绍兴的车延高是晚宴的迟到者。这位大器晚成的诗人,属于典型的厚积薄发。两年前才开始现代汉诗的业余写作,却在《诗刊》、《人民文学》、《青年文学》等诸多全国有影响的大刊上一发不可收拾,作品多次获奖。他身为武汉市委常委、纪委书记,政务繁忙,但坚持诗歌写作,从不间断。中午聚餐时,我便与他熟了。他给人的印象是平易、低调。本来有朋友定好在孔乙己酒店为他接风,但他把山珍海味推了,特地赶来和我们这一拨共进午餐。

席间,人们轮番向谢老师敬酒。看得出,此番作为评委来绍兴,他是很高兴的。人杰地灵的绍兴不仅是一代文豪鲁迅先生的故乡,还是他所任教的北京大学两任甚有影响的校长蔡元培和马寅初的故乡。我不知道身边的谢冕老师酒量如何,但他对闻名天下的绍兴黄酒似乎情有独钟,频频邀我小饮。去年底我戒酒后,基本上就滴酒不沾了。此种场合,只得破戒,硬着头皮陪喝。黄酒这东西,类似于衡阳的湖之酒,口感特好,甜,但后劲蛮足。车延高有事告假,匆匆离席。这时候,对面的梁晓明再次举杯向谢老师敬酒,说:“10年了,谢老师,那张照片您得给我了。”在场人莫明其妙。原来,那一年诗人游黄山,梁晓明疲惫至极,在人家晾晒的桌布上睡着了,谢老师举起相机,赶紧抓拍了这个难得的瞬间。为了维护“光辉形象”,梁从黄山到四川,每次见面都讨照片,至今未果。当是诗坛一段珍贵的花边趣闻。

沈园,又名沈氏园。相传,南宋诗人陆游初娶表妹唐婉,后因母命难违,被迫离异。公元1151年,各有家室的二人邂逅于沈园。一首怅然凄绝的《钗头凤》唱和,使得缠绵的沈园逐渐演绎成中国第一爱情名园。

盛况空前的“沈园杯”无疑是迅猛发展的中国诗歌一个神采飞扬的亮点。这个由《青年文学》杂志社和绍兴市文物局联合主办的全国青年爱情诗大赛,得到许多刊物、诗歌网和文学论坛的积极支持。短短3个月时间内,响应者云集,参赛诗稿多达4万余首。这,在近年的中国诗坛当属罕见。

初夏的绍兴,已有些炎热。早餐过后,全体人员统一乘坐大车,凭票进入沈园。正式活动安排在上午9时30分。与会者先被集中在一个四合小院里休息。大家三三两两,品茶聊天,合影留念。我的索尼相机昨天下午在拍圣火传递时突发故障,只得请手机代劳了。我首先拖上江苏诗人许军合影。这位仁兄是活跃在当下诗坛的知名青年诗人。算起来,我与他神交已久。当年湖北的一次全国诗歌比赛,他的作品获得了一等奖,我获二等奖。20年来,我就这样记住这个名字并一直关注着他。昨天下午第一次见到他,颇有一见如故之感。他从江苏常熟自驾小车过来,所以到得晚了一些。他不辞辛劳,深夜,又与《青年文学》杂志社的工作人员跑了一趟萧山机场,迎接最后到达的首奖获得者胡丘陵。到场的两位女诗人特别引人注目。一位是辽宁的苏兰朵,来自鞍山电台,典型的70后美女诗人,也是当今诗坛比较活跃的才女之一。她的诗集《碎碎念》还获得了辽宁青年文学奖。一位是卓越,浪漫人生论坛总版主,也是本次大赛的初评委之一。这两位新锐诗人,秀得不同凡响。虽然在诗歌里并不陌生,但现实中多是第一次见面,比如高作苦、张鹤鸣等人。彼此谈天说地,没完没了。

闹了一会,谢老师拉上我,与他一道去寻“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以身相许”的石刻。我因为第一次进沈园,并不熟。此处谢老师来过,执意要旧地重游,留影纪念。穿过园中小径,我们在路边找到了这处景点。谢老师自己选好角度,调好焦距,让我替他拍了好几张。我想,名句名景名人,出自我手的这几张照片该是一绝。

正忙着,工作人员来找,说是颁奖活动马上要开始了。

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姗姗来迟的“沈园诗会”暨“沈园杯”全国青年爱情诗大奖赛颁奖典礼,在无数人的期盼中终于来了。因种种原因,颁奖日期自去年年底起,一推再推。原定出席颁奖仪式的《青年文学》杂志主编邹华栋临时出国,未能参加。全国著名诗人舒婷女士亦因故未能到场。对于沈园和“沈园杯”来说,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颁奖现场设在沈园南苑一个中间有湖的园中之园。小湖垂柳,诗情画意。舞台背景一个大写的“爱”字,格外引人注目,也使气氛显得格外浪漫温馨。一湖之隔,不过三五米远,沿岸坐着评委、颁奖嘉宾和获奖诗人代表。桌子上摆着黄酒和小酒杯。每一位面前还摆上一小瓶青花瓷的小黄酒,一把题有沈园字样的古色古香的纸扇,一小碟绍兴特产回香豆。一旁的胡丘陵和我小声打趣,是不是就是鲁迅先生小说中的那种?活动举办方如此周到,通过细节营造气氛,可谓用心。

主持人宣布全体起立。集体为汶川大地震死难同胞默哀一分钟。在庄严低徊的音乐中,集体朗诵抗震诗歌《生死不离》和《孩子,快握紧妈妈的手》。据悉,此一内容也是临时赶排的。

开始颁奖。主持人宣读获奖名单后,按照常规做法,先从三等奖颁起。获奖代表许军、苏兰朵、张鹤鸣在礼仪小姐引领下,穿过曲径通幽的小假山,到达铺着红地毯的舞台。每位获奖者都有诗作被朗诵。我在本次大赛中获奖的是一组爱情诗,共四首。被朗诵的作品是其中的《弦语》。颁奖仪式中间还穿插了大赛获奖作品结集《宋朝以来的爱情》的首发式。这部书是以二等奖获得者龚纯(笔名湖北青蛙)的获奖作品命名的。每位与会者都得到了这件散发芳香的珍贵礼物。太阳越来越高,现场气氛却越来越热烈。大家兴致勃勃,争相请评委和获奖诗人签名。出了一身老汗,我总算有幸得到了一个签名的全本。不知何时,湖中缓缓驶来一条游船,身着长衫的演员,撑着一把油纸伞,开始朗诵徐志摩的名作《再别康桥》。跨越时空的音乐与诗歌,浑然一体。一只小鸟叽叽喳喳落在远处的柳枝上,我急忙把她抓进手机的镜头。并即兴写下一首小诗——《一只鸟落在沈园的枝上》。

正在作诗,旁边的胡丘陵推我一把,原来他与车延高倡议, 3人把奖金捐给灾区。我当然赞成!8000元虽是一个小数,但表达中国诗人对灾区的一份惦记和牵挂。其实早在赴浙领奖之前,我和书法家冷柏青、林乐伦等人就想在衡阳策划一场文艺作品赈灾义卖。出席颁奖仪式的绍兴官方代表,市文物局局长宣传中(很有意思的一个名字)先生代表绍兴市红十字会激动地收下了我们的这份小小心意。胡丘陵代表获奖诗人接受了媒体采访。次日,当地报纸《天天商报》以较大篇幅,图文并茂报道了这一盛况——《昨日,沈园里充满爱》。真是好戏在后头。最后上台授勋的是同为一等奖获得者胡丘陵和车延高。这两位都是中国作协作员,全国知名的实力派诗人。正要回走,车延高被主持人一把拽住,让他即兴赋诗,并自行朗诵。果然才思敏捷,他几乎脱口而出,一首《月亮》把整个活动推向高潮。

一场诗歌的盛宴就这样在沈园和朋友们的依依不舍之中结束了。但是,正如《宋朝以来的爱情》后记所述:一座古老的名园跟新时代的爱情与诗歌发生的碰撞,永远不会结束。

骨髓和遗体,绍兴人“捐意”如何?
作者: 周国勇  来源:绍兴日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绍兴人 
描述:$T5月8日是第58个世界 红十字日,爱心之潮涌动绍 兴。$$ 当天下午,市区东街与解 放路交叉口人头攒动,绍兴市 红十字会和绍兴市献血办公 室在这里设立了捐献造血干 细胞(以下简称骨髓)现场报 名点,古道热肠的绍兴人踊跃 报名,只为造福那些素昧平生 的生命。$$ 绍兴无偿捐献骨髓的情 况如何?记者
全文: 的,看后他就跟妻子约定一起去登记。“我们也 没多想什么,就是想为社会尽点。”作为医 生,邓先生表示,他们相信科学,捐献造血干细 胞对身体不会有什么影响。$$ 据统计,到当天下午现场报名结束时,市 区共有
记住他们!这些在奥运赛场出现过的“绍兴人”你可知道?那些和奥运有关的“绍兴故事”
作者:暂无 来源:绍兴晚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绍兴人 
描述:本版撰文 钟宏娇 ■奥运·面孔 宋君复 绍兴市区人,第一个参加奥运会的中国人 第一个参加奥运会的中国人。1932年,第10届美国洛杉矶奥运会,宋君复作为教练,带着自己的弟子刘长春参加了短跑项目的比赛。据说其路费是由少帅张学良资助的。这也是历史上中国人第一次组队参加奥运会。据市体育局办公室主任华民介绍
全文:历史文化名城,有号召;二是希望申奥成功后,绍兴黄酒能成为奥运用酒。后来,由于北京第一次申奥没有成功,这一事件也就不了了之。但现在,他们提出的设想已经实现,“古越龙山”黄酒已成为奥运用酒,据称共有6款酒
[3图]关于绍兴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摘要)
作者:暂无 来源:绍兴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绍兴日报 
描述: 绍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傅陆平 一、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3年,在错综复杂的发展形势下,全市上下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各项方针政策,按照干好“一三五”、实现“四翻番”工作部署,围绕“
全文:741只,设立电子商务发展专项资金。 大力推进服务业“310”工程,服务业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2.1%,较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完善现代服务业重大项目、重点企业和集聚示范区认定办法,开展商业模式创新评比
绍兴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作者:暂无 来源:绍兴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绍兴日报 
描述: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绍兴市中级人民法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3年,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市委领导、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和上级法院指导下,在市政府、市政协和社会各界关心支持下,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全市法院新收各类案件91
全文:”、浙江法院“十个一律”,认真落实任职回避、防止干扰办案和利益冲突等制度,健全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廉政谈话、干警重大事项报告等制度。坚持对违法违纪行为“零容忍”,严肃处理3名违反审判纪律人员,对1名基层
绍兴市领导干部社会化评价市级部门(单位)正职2013年度履职报告
作者:暂无 来源:绍兴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绍兴日报 
描述:上接第5版  罚款550.534万元,下达各类执法文书2481份,完成年度执法计划,且无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发生。 3.深化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积极开展企业安全生产诚信机制和标准化创建融合推进工作,以诚信机制激励约束制度为抓手,引导工矿商贸企业开展标准化创建,以规范企业安全管理,提高本质安全水
全文:推进工矿商贸企业重大事故隐患挂牌整改工作,2013年度工矿商贸领域省级挂牌隐患单位2家,市级挂牌隐患单位8家。省、市工矿商贸领域挂牌隐患已完成整改9家并销号,1家省级工矿商贸领域挂牌隐患经省安监局批复
Rss订阅